在大周工匠带动下,这些俘虏役力也学会了简单的官话。
喊起了号子,唱起了民乐。
运河工地人头攒动,号子震天,气氛相当不错。
大部分俘虏已然接受了眼下的既定事实。
不过。
为了防止役力哗变。
沿途调派了府兵巡视。
每处工地还有数十名监工,随时关注役力的动态。
一旦有人妄图逃跑,或是闹事。
马上就有府兵进行抓捕,镇压。
并且当场处以极刑,杀鸡儆猴。
开春后。
华夏商行的船队满载农资和移民,再次北上前往倭奴道。
那里还百来万的人口,全部都得迁走。
十个船队,得六、七个回来,才能运完。
整个移民过程,可能会耗时两三年。
这些倭人不是说迁至中原就完事了,还得妥善安排好。
不能让他们吃干饭。
得为朝廷的赋税收入发挥出作用来。
倭奴道。
荆王宇文元选定了治所建城之地。
那便是本州岛东部的星汉平原。
后世倭国的都城就是设在这里。
荆王,新任总管张须陀,刺史尹东臣。
待朝廷派遣的工匠抵达后。
便可着手进行治所城池以及王府、部衙建设事宜。
他们也在等移民,以及朝廷任命的各级官员到来。
得先把地方官府的架构搭建起来。
才能有效地推行政令,开展治理。
李靖,杨素,尉迟顺,鱼俱罗,麦铁杖几人。
则率军在不停地往港口押送倭人。
先把青壮年役力送到运河工地。
再迁妇孺。
至于那些老弱且不愿离开者,可以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