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华夏文明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影响到更多的子民。
天元十六年。
农业,手工业,商贸等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进步。
粟、麦、谷、豆、桑、麻、棉花等农作物。
相较于去年,产量均有所提升。
随着开荒田地和亩产量的的增加。
尽管宇文衍多次对赋税进行减免调整。
这么些年来。
朝廷农业方面的税收不降反升。
折合天元通宝计,首次超过了一千万贯。
而且。
今年是朝廷免征南方赋税的最后一年。
从明年起。
统一后的江南,江西,福建,湖南,岭南五道。
所有田地,将按三十税一收税。
也就是说。
从天元十七年起,朝廷的财政收入会有一个明显幅度的提升。
此外。
农学馆远赴江南进行杂交水稻培育的人员。
近十年来。
每年都会派人前往南方各地,以及辽宁道,倭国,交趾这些地方。
挑选高大健壮穗长粒大的植株,收集种子。
放到江南农学基地,进行播种杂交培育。
经过数年的杂交选育。
今年秋,一号试验田取得不错的成果。
亩产达到四石,计四百余斤!
这是人类种植水稻以来,从未有过的高产。
宇文衍接到农学馆贾仲明的奏报时。
也是欣喜不已。
尽管四百余斤的产量,离他后世灵魂记忆中的亩产千斤还有很大差距。
但是只要有了开头。
后续就会有人不停在这条路上耕耘下去。
结果便会在更多人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好。
宇文衍龙颜大悦,赐名“夏优一号”。
并给参与培育的所有农学馆人员丰厚的财物赏赐。
首次培育出的“高产”稻种。
明年将在不同肥力和地形的稻田进行大规模试种。
一旦产量能够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