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午时后,秦峰全副披挂,提枪策马领军来到淮水北岸。而同一时间,赵云在西岸,高顺在西北岸,做好了渡河突击的准备。
午时刚过,便见袁术大营人沸马嘶,百万人行动了起来。
百里联营一起行动,十分庞大,但从天空望下去,则是十分混乱。
“我的小队呢!”
“这不是我的士兵!”有基层军官呼道。
“玛德,吵吵什么,尽快撤退十里,再重新集结,快走!哪一个落到后面,军法从事!”将佐们怒斥着。
混乱当中,袁军的军官根本找不到自己的队伍,在上级军官的催促下,便胡乱带领一批人上路撤退了。
百万大军行动,踏起的尘埃遮天蔽日,尘埃中的袁军士兵只能看到前面士兵的背影,其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们闷头,只知向后撤。
而其中的军官,不见本编制的士兵,懒得去管陌生的士卒,也只是自己个蒙头赶路,以便到达集结点后,再重新编制。
就此,百万大军,仿佛羊群一般杂乱无章,呼啦啦的撤退。
也就是刚刚撤退了三五里路,秦军暗中埋伏在袁军中的精锐便潜进到了袁军阵后。他们举目四望,更本看不到袁军的中军,就别说前军了。
时机已到。
“袁军败了!”
“敌人杀过来了!”
“快逃命啊!”秦军小队一起发喊,同时裹挟四周袁军开始跑动起来。(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九章 兵围寿春
袁军内部不稳,士气低落,全军撤退中稍微混乱便滚雪球一般溃散,一发不可收拾了。
袁军后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以为是前方发生了大事,见有人逃命,也就开始逃命。
而袁军前方的军队看到后方军队逃窜,以为他们在后面发现了什么,只以为出了大事情了真的败了,也就跟着开始撤退。
于是乎,百万袁军几息之间就乱成一团,所有人都跑动了起来,大呼逃命。
中军的纪灵慌了神,他大声疾呼,然而他一个人嗓门再大也无用。而混乱的军中,早就兵将不相统属。
秦峰大喜,他披甲持枪,当先领军开始渡江。
秦军渡江后,百万袁军败退之势已成,已经无法挽回。根本就没有任何一支兵马,来管渡江的秦军。
秦军猛攻敌人,挥军掩杀。
对于袁军来说,这一下是真的来敌人了。
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壮丁袁军最先投降,随着几十万人的投降,百万袁军中绝大部分投降,只有数万人,被纪灵等大将拢住,狼狈逃回了寿春。
秦历建安八年,公元199年六月。秦军在淮水大败仲国伪帝袁术的百万兵马,以二十万大军,一万不到的伤亡,击溃了敌人百万人马。这一战,史称淮水之战,成为又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尤其是在战损方面,因此载入华夏十大经典战役的史册。
到了这时,秦峰的面前就只剩下寿春城。
拿下寿春。他南面的边境,就可以依托合肥要地防守江东。而西面的边境有武关、函谷关这样的雄关,北面则是尊称他为成吉思汗的草原。东面临海。
秦峰的领地,几乎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
袁术本应该厉兵积栗,坐守淮南富庶之地以待天时。但突然得到玉玺的他,抵挡不住称帝的诱惑。他忤逆不道,狂妄称帝。
建立仲国后,内部统治不稳。又是在大灾后一年,更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加之袁术荒淫无度,致使国内民不聊生,而军队士气也是极其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