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便在邺城下安营扎寨,留下高顺,荀彧照看大营。自己则带着许褚,皇甫嵩等人进邺城内。
那甄逸便说道:“秦将军此次功绩,可比卫青,霍去病。吾家中以备下酒席,专请将军同诸位将军……。另外……”他悄悄拉过秦峰,道:“姜儿这几日,常常挂念将军……。”
我靠!这老小子一脸送闺女的模样。秦峰便想道:“数月前,爷跟张角作战的时候,也没见你老小子如此殷勤……。”
邺城太守马日成,清廉,没有攀附之心。
于是,秦峰带着再见甄家姐妹花的念头,来到甄逸的府上。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六十七章 甄府夜宴
邺城是冀州最大的城池,在黄巾之乱平定后,它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街上是一个个兴高采烈的百姓,他们深深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
“看,是中郎将秦峰将军!”
“将军平定叛乱,是吾的恩人,请受吾一拜。”
秦峰自邺城主道向甄府行去,被路上的行人认出。他们自发的组织起来,拜于两旁。消息传播出去,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这条主街道上,一睹风采的同时,感恩戴德。
很快便万人空巷,数万人聚集在道路两侧,躬身行礼之人此起彼伏,更有许多人跪在地上,不断叩首。
若是一般人,就算大胜,也得不到百姓如此感激。
然秦峰不同,他的仁义之名,早在洛阳之时便传于天下。再经过平定黄巾的数次大战,便是乡间懵懂小儿也知其名。
东汉末年,宦官为祸,贪官污吏遍布天下,民不聊生。这般有仁义之名的高官显贵,便成了天下百姓心中的希望。
百姓心中期望,素有仁名的秦峰将来能在朝廷之上,惩治贪官污吏,拨乱反正。自己这些平头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所以,当秦峰来到这里的时候,才会得到如此的礼遇。
“东汉两百余年,已经有百多年,未有一人,受到过百姓如此的礼遇。秦峰,必是吾大汉中兴的“股肱之臣”。”荀彧如此想道。
“吾大汉未来几十年的廷柱……,当是此人无疑!”皇甫嵩见他如此受到百姓的爱戴,暗下决心,未来一定要全力在朝堂上帮助他。
袁绍十分羡慕,自勉道:“今后吾也要学其仁义待人,凭借吾家四世三公,未来一定能将他比下去……。”
曹操不见喜怒,心说你这秦子进,你就装吧,你演技好!不过不要紧,吾的演技也不错,漳河那次,你小子就没看出来……。
许褚,高顺见状,愈加坚定了追随之心。
秦峰见人越来越多,便下马,一一还礼,惭愧的说道:“诸位不可如此,吾秦峰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他便一一搀扶起跪在地上的百姓,走了不到百多米就已经是满头大汗。不过他心里乐开了花,这可都是名声啊。争霸天下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名声了。
他便学着后世某位大领导的模样,行晚辈之礼搀扶起老者,更是将披风解下披在其身。或是和蔼可亲的抱起孩童,不顾其脸上的泥泞,疼爱的亲上一下。
一幕幕光辉高大的形象,便由此深入人心。
袁绍,曹操在一旁跟着好不尴尬,他们世家大族的清高作祟,是万万做不来这些事情的。无奈之下,只好跟着皇甫嵩等人学着秦峰的摸样,随意拱拱手还礼。
秦峰的仁义之名,便愈加的深入人心,尤其是北方各州,人人争相传诵。
甄逸见其得人心如此,又有平叛的功劳,便琢磨了起来。
……
甄府之中张灯结彩,大摆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