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青也喜欢听江云苓他同他说这些,虽说都是些日常的琐事,他听的却觉得心里头暖暖的。
说起竹子,江云苓也不禁想起一些事儿来。
以前他还在嘉陵的时候,每年一到春天,他爹就要催着他去集子上买些笋回来,在家做一次腌笃鲜吃。
所谓腌笃鲜,是用开春时的最鲜嫩的春笋,配上排骨和咸肉,一起放在砂锅里用小火慢煨,熬出来的一锅,汤清笋黄肉红,咸香鲜美,吃一口简直是这个春日里最鲜美的味道。
只是不知道平遥这边霍青他们吃过没有。
江云苓问起,霍青摇了摇头,还有些好奇:“腌笃鲜?那是什么?”
闻言,江云苓弯了弯眼,道:“那下午我和你一起去竹林挖笋子,挖回来我给你和小文做一次腌笃鲜吃。”
说起腌笃鲜,连他自己都有些馋了。
霍青自然点头应下,他并没有尝过腌笃鲜的滋味,却十分相信小哥儿的手艺,更重要的是,从苓哥儿那双带着笑的眼睛里,他看的出来,小哥儿也挂念这份来自嘉陵的味道了。
——
干了一上午活儿不免有些累,于是,吃过午饭后,两人都歇了个午觉才往山上去。
这还是江云苓头一次同霍青一块上山,往常他要么是同霍长宁一起来,要不就是自己一个人来。
说起挖笋,不免会想起他上回在山上碰见那无赖王金宝的事儿,然而如今有霍青走在他的旁边,还有金点儿跟着,江云苓只觉得分外安心。
因着一会砍了竹子还要往家里拖,霍青便没带着江云苓往太远的地方去,前山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有一片竹林,两人便来了这片竹林里来砍竹子,挖笋子。
春雨贵如油,一场春雨淋下来,将竹林也淋的愈发油绿,举目望去一片翠色,微风拂过,竹叶发出“沙沙沙”的摩挲声,还有鸟语在竹林间鸣叫清啼,叫人看着便觉得舒坦极了。
因这片竹林就离山脚不远,如今又正是长春笋的时候,等两人来到时一瞧,只见竹林里土已经有被人挖过的痕迹了。
好在春日里雨水足,笋子也长得快,即便挖掉一些,很快又有新的竹笋从地里冒了出来。
霍青四下环顾了一圈,见另一边的竹子看着更粗更好,于是便对江云苓道:“我去那边砍竹子,金点儿跟着你,要有什么事,你喊我一声就成。”
江云苓自然点了点头,于是霍青拿着砍刀和麻绳往竹林另一边去了,而江云苓则带着狗崽在竹林里找竹笋。
同冬笋不一样,春笋大多是毛竹的竹笋,个头也比冬笋大上许多,而且不像冬笋那样藏在底下,春笋生长的时候会拱出地面,把泥土都拱出一个裂隙来,比冬笋好找多了,江云苓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个。
他找挖笋子的时候,狗崽也在一边玩儿,看着有土坑的地方便凑上去闻一闻,再用爪子刨两下,没一会儿竟叫他刨出一只竹鼠来。
这只竹鼠最终自然成了狗崽的腹中餐,江云苓也没管它,就当是吃顿野物给它当加餐了。
他径自忙活着。
春笋比冬笋个头大,挖出来以后更要剥掉外头的老皮了,不然就这么装进竹筐里,只怕连竹筐都装不下几个去。于是,江云苓一边挖一边给竹笋剥壳。
他在这头挖竹笋时,霍青也在另一头砍竹子。
毛竹的竹子本就比雷竹要粗一些,这片竹林在这儿长了也有五六年了,砍下来每一棵大概有他的手腕那么粗,要是十年以上的就更粗了,一棵能有他们有平日里用的吃饭的碗那样的大小。
不过他砍竹子主要是为了回去给瓜苗搭架子用的,倒用不着那么粗的竹子,且也不用太多,两三根就够了,等到时候剖成竹条,要是还有多的,还能给家里编几个竹篮用。
编竹篮他也是会的,虽说肯定没有竹匠编出来的那么好,但自家用的也够了,也不必那么讲究。
就三根竹子,砍起来快,再把上头的多余的竹枝削去,霍青不一会儿便砍好绑好了。
他回头去找江云苓,原本是想帮着他一块挖笋子,江云苓却道不用,他这回上来挖笋本就只是为了自家吃,而不是拿去卖,所以也用不着挖太多,他剥好这颗也就够了。
倒是难得上山一趟,一会挖好竹笋,可以在山里找找有没有别的山货。
于是霍青点了点头,等江云苓剥好竹笋,霍青抬手便拿过江云苓的竹筐背在自己的身上,至于砍好的竹子便先放在这儿,一会下山时再背回去就成。
就几根竹子,不值钱,想必有人看见了也不会来偷。
两人一块往山上走,江云苓还有些懊恼,道:“早知道就先去找山货,下山的时候再来挖笋子就好了。”
弄得如今,筐里装了些笋子,背在身上重,还要爬山。原本是他的竹筐,如今却背在了霍青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