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摇摇头,“君先生,您从前结交的,恐怕都是世家权贵,这些东西交给他们,未必能发挥作用。”
君郁一想,也是这么一回事。
如此利国利民的功绩,落到他们手上,恐怕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为家族,为自己谋福利。
“是我想岔了。”
苏长寻笑了一下,“其实也未必不可,郁兄可还记得陆老先生?”
陆老先生虽也是世家出身,但他考上科举之后,却并不愿意为官,反而是一生都在游学,讲学,希望能开民智。
这也是一位心怀天下的读书人。
老先生年纪大了,现在当家作主的,是陆先生的儿子。
虽是入了朝堂,但也是朝堂上的一股清流。
君郁颔首,“当初我们一家被流放,陆兄还想办法给我们送过一些钱粮。”
若非不是这些钱粮,他们流放路上还得受更多的罪,都不一定能活着到达边城。
只是他们到了地方之后,也担心从前的故交被他们牵连,从未想过要与他们联系。
那边不跟他们联系,想来不是怕跟他们牵扯,应该是怕联系了他们,反而害了他们。
没有人想看到他们还跟朝臣有牵扯。
特别是陆家同样在文人眼中有着一定的地位。
文人的笔,有时候比武将的刀更有杀伤力。
段文又道:“至于这印刷术,倒是比造纸术更方便推广一些。”
毕竟简单,稍微讲两句就能知道原理了。
他琢磨了一下:“我从前也有几位故交,给他们送一送功绩,他们应当是乐意的。”
至于这来历,到时候有知道的人多了,那就混乱了,谁知道是怎么来的?
他也可以说他是偶然得到的。
君秋澜又再次给段文拜了一礼:“多谢师兄为我筹谋了。”
“不碍事,都是一家人。”
段文心中也很复杂。
现在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这到底是反还是不反呢?
他问过先生了,先生也没给他一句准话。
在段府坐了一个下午,围绕这个话题,再聊了一些细节。漆令九似流伞起叁邻
父子二人没有留下吃晚饭。
年初一呢,还是回家跟家里人过更合适。
走出段府,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坐上了段府的马车。
“看来还是得买个车了。”君郁说。
君秋澜点点头:“过几天再看吧,买头驴子或者骡子就挺不错。”
又去接了宋彦。
宋彦在店里收拾了一下,出来的时候,还带着两个盒子。
“是将军府那边送来的,应该是有小厮婆子出来采买,看见我这店门开了,来送礼的,还是霍夫人身边那位嬷嬷,其中一份是单独给婉儿表妹的。”
君秋澜:“先回家吧。”
霍潋毕竟是武将,他属实是不想牵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