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万籁俱寂。
依附于凌云仙宗这庞然大物的袁家领地,在月光下显露出连绵的屋脊和修仙者夜晚偶尔经过的符光火把。
大部分的喧嚣都已沉寂,只剩下夏虫的鸣叫和远处山林的风声。
一道几乎不存在的身影,融于这浓重的夜色与建筑的阴影之中。
他的移动悄无声息,并非简单的速度快,而是以一种近乎扭曲光线、规避感知的方式存在,仿佛他行走在现实的夹缝里。
即便是在袁家某些核心区域、能感应灵力波动的预警阵法,也仅仅在他经过时,泛起一丝微不可察、几乎被当作是夜风扰动的涟漪,旋即平复。
他的目标明确,却并非袁家的藏经阁、丹房或宝库这些守卫森严之地。
相反,他去的尽是些偏僻角落:
袁家曾经的一片废弃的演武场边缘,杂草丛生,碎石遍布。
家族广场外围一棵枯死多年的老槐树下。
领地西侧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古老围墙根,那里藤蔓缠绕,湿气深重。
还有靠近灵田边缘,一个早已干涸、被用来堆放杂物的旧渠口。
……
这些地方,平素罕有人至,即便是修仙者也是很少光顾这些地方。
每到一处,这道虚影便会短暂地凝实一瞬——若有人能看见,会发现那是一个笼罩在淡淡灰雾中的轮廓,面容模糊不清。
他蹲下身,手掌轻轻按在地面。
奇异的是,他手掌触及的土地,无论是坚硬的岩石还是松软的泥土,都如同水波般无声无息地向下荡开一圈圈涟漪,形成一个深不见底、却仅容手臂通过的细小孔洞。
没有碎土飞出,没有法力剧烈波动,一切都在一种极致的控制下完成。
他将一些东西,精准地投入那深不见底的孔洞深处。
放置完毕,他手掌抬起。
那地面的涟漪反向荡漾,迅速合拢、抚平。
不过呼吸之间,地面恢复原样,看不出丝毫被挖掘、动过的痕迹。
甚至连被压倒的小草,都仿佛被一股柔和的力量托起,恢复了原状。
做完这一切,虚影再次融入黑暗,如同鬼魅般飘向下一处地点。
地面上,一切如常。
月光依旧清冷,虫鸣依旧断续,奔波的散修脚步声依旧规律而遥远。
没有人知道,就在这寂静的夜晚,在袁家领地之下,在一些关键的节点或空间气眼之上,已被悄然埋下了数套共振阵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人埋下了极其恶毒、引而不发的“毒种”。
这些深埋之物,此刻寂静无声,与大地融为一体,等待着某个未来的指令,或是某个特定时刻的到来,便会悄然发动,无声无息地侵蚀、扭曲、破坏空间缝隙所造成的一切。
这是一个精心策划、耐心极佳的手段,于无人知晓处,悄然布下了和平的序曲。
……
李乘风回到了自己新的居所,反手合上门户,一道黯淡的光晕自门框边缘流转而过,残旧的防御法阵随之再次运转。
这阵法虽然有些残破、灵光黯淡,防御之力十不存一,但终究是被李乘风稍微修复过的,若非筑基期的修士全力出手,寻常手段却也难以轻易破开。
对李乘风而言,这般程度的防护已然足够——至少不会在他调息凝神之时,被外界的杂音扰了清净。
过去的两天两夜里,李乘风选择了在夜晚去布置法阵阵盘。
根据李乘风的仔细推演,他在袁家的多处极阴之地,分别埋下了三十六道简易阵盘。
阵盘是以粗炼玄铁为基,辅以最快速度绘制的辟空符印,融合了共振频谱,虽简陋,却成阵迅速,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干涉空间波动的扩散。
时间,终究是太紧迫了。
若有个两三年时间,李乘风本可以炼制出一套“九锁禁空大阵”,将潜在的空间裂缝彻底锚定、封印。
可如今魔气升腾之象已现,天象愈发诡谲,他只能出此下策——以这些应急的阵盘勉强构架出一道屏障,虽不能阻止裂缝产生,却可极大限度抑制其中涌出的异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