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车,刘艺霏小脸红扑扑的。
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激动的,指了指里面的人道:
“都怪你,你看,都来了这么多人了”
张远笑了笑,也不跟她争辩,等了会儿一个大概30岁左右带着眼镜的人走了过来。
“张先生?”
“我是”
“张先生您好,我是王校长的助理,我叫胡平安”
“胡助理你好”
握手后胡平安道:“张先生,刘茜茜同学的报名我来安排,要不您去王校长那里喝口茶?”
来之前已经约好了的,去肯定要去,但让一个校长助理帮着报名有点高调了,张远道:
“你随便安排一个熟悉环节的人就行,刘茜茜来学校只是读书,不搞特权”
“放心吧张先生,保证安排好”
姓名:刘茜茜
年龄:20岁
专业:文学院中文系
宿舍:东区公寓
张远远远看着几人办好了报名,才在胡平安的带领下来到办公室。
老王是搞学术的,一开始的话题是电影。
聊完了电影张远把话题岔到奖学金上,意思很明显,张老板想捐点儿。
“你不是我们学校的,这个名义我想想~”
“这还用想什么啊”,张远服了老校长的程序。
搁别家身上,管它什么名义呢,先把钱搞过来再说。
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真不一样。
张远接着道:“这样吧,刘茜茜要读4年书,那前期就按照4年来,一年一千万,名义先匿名,这1千万我有要求的,只给科研,哪位学生有可能搞出成果,或者有了成果,得到了我的认可,视成果给奖励”
滨大虽然文科全国有名,但是理工科中有几个学院可不差。
这是一个开头,如果在滨大实施的好,将来张远想着整一个全国的。
他的做法跟企业不一样,那种企业只是骗补贴的,先拿钱后办事,办的事都是纸糊的。
张远反着来,你觉得你能搞出成果,汇报给我我来评估,真有戏再给奖励。
或者压根就是有了成果跟他邀功。
这方式听起来不错,王校长仔细想想可行:
“张总,你确实跟别的企业家不一样”
张远笑道:“也是为了投资啦,假如这个成果很厉害,找投资肯定优先我嘛”
“放心吧,学校会处理好这个事情的”
给了钱,自然有额外的小要求:
比如,刘艺霏同学的那栋宿舍楼的宿管交给张远安排的人,张老板承诺保证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