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一世富贵笔趣阁无弹窗 > 第582部分(第1页)

第582部分(第1页)

更重要的是,延、环庆两路的蕃部,主体是党项羌,与元昊同族,争取他们相当不容易。而泾原和秦凤两路则以吐蕃和蕃化的汉人为主,他们心向朝廷,只要策略得当,能够事半功倍,比较容易地争取过来。都是化外,蕃羌和蕃羌还不同。

欧阳修最后御戎的分析,很受徐平欣赏,准备发给属下看一看。

反对徐平的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刚中进士不久,任华州判官的司马光,他主要是反对徐平改动阶级法。司马光认为礼者上下之分,军中有阶级,才能粲然有序,指挥起来如臂使指,部下兵将莫敢不从。司马光是尊荀子的主将,虽然后来尊孟的理学派把他拉进道学,实际上他一直反对孟子。荀子的思想是法家的源头,不管是军中还是社会,严阶级是一脉相承的思想。这种思想历史上在宋后近千年是主流,后果徐平已经看到了,懒得理他。

到了现在,欧阳修和司马光这种地位的官员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徐平已经可以不用介意。双方的地位相差太远,不管是官场还是思想,都对徐平造不成任何影响。只有徐平提携或者是打压他们,没有他们反过来影响徐平的道理。可惜现在王安石还没有中进士,不然徐平一定要把他和司马光安排到一个地方为官,让两人从年轻开始就好好斗一斗。

当然实际历史上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确实曾在年轻时一起为官,而且是关系不错的好朋友,后来的争斗,是政治理念分歧渐行渐远的事了,只是徐平并不知道。

正在徐平翻看信件的时候,李璋进来,向徐平叉手行礼:“节帅,机宜司得到消息,最近渭河以北的蕃部有异动,秦州当早做准备!”

徐平把手里的书信放下,随口道:“是那些贩运私盐的蕃部吧?也到时候了。”

“正是!机宜司得到的消息,从马衔山以南,以唐朝马监的西使城为中心,最近诸蕃部正在互相联络,非常可能在秋后大举,进犯秦州!”

徐平点点头,起身看着身后的巨幅地图,指着西使城道:“这一带到马衔山,是禹藏六部的势力范围。他们的首领禹藏花麻,受党项招揽,娶了元昊之女,做了党项的女婿。从元昊反叛朝廷,以现在一直没有大战。蕃羌各部春秋或务农或放牧,要等到秋后才能大规模用兵,算一算时间,也快到时候了。秋后到来年的春天,沿边各路跟党项必然要有几场大的战事,我们这里,应该就是跟这个禹藏花麻了。”

说到这里,徐平转过身来,对李璋道:“自到秦州,我们对蕃部一直是笼络为主,示之以恩,待之以诚。即使是并帐为村,那些蕃部也不曾吃亏,首领都给以优渥补偿,让他们把钱存到银行里,只吃利息也能好好活一辈子了。但人不知足,对他们再好,总还是有心怀不满的,这没有办法。曹武穆治秦州,曾经上书方略,说对蕃部应该先行掩杀,再示之以恩,才能让他们真正心怀感激。我们的恩示的已经够了,掩杀总不可避免!武穆在秦州最重要的一战,是在三都谷击败宗哥李立遵来犯,杀戳甚重!禹藏花麻如果进犯,应该是从西使城,沿山间谷道走者谷、达谷,经甘谷入三都川谷道,而后沿着河谷窜犯伏羌寨一带。秦州以西山川纵横,能够走的道路只有这一条,这也是当年李立遵犯秦州走的路。这一次,我们要打起精神,看看能不能再打一次三都谷!”

“招集各司和宣威军及归明神远军,措置防秋!”

第51章 三路布防

帅府里,徐平看着面前的一众主要军事官员和种世衡、石延年两位文官,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最怕茫然没有头绪。我们到秦州来做什么,怎么做,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而要想把事情理出个头绪来,首先要搞清楚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困难。自党项昊贼叛宋,这半年多来,秦凤路一直按兵不动,而其他三路,特别是延路,对周边不归附朝廷的蕃部多有杀掠,立功不少。最近几个月,朝廷和陕西路对我们多有不满,认为即使要以夷制夷,对周边蕃部示以恩信,也应当让他们侧击党项,配合其他几路。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做?我们初来,周围蕃情不熟,特别渭河以北跟党项接培的地方,生蕃众多,朝廷诏令难以通达,冒然去惊扰他们,无异于打草惊蛇。现在不一样了,利用这半年时间,我们基本摸清了周围蕃部的情况,大致掌握了他们的动向。看看就到秋后,蕃羌秋后马肥无事,入境寇略是常事。防秋是北方边地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秦凤路怎么防,大家各抒己见!”

说完,在案后落座,让来的众官员也坐了下来。

秋后不但是蕃胡南下的季节,同样也是中原向北出击的季节。现在陕西沿边四路,以延路最积极,他们面对的横山地区全是党项羌,形势比西边复杂。当然党项羌不一定就会附元昊,忠心为朝廷效力的也有不少。如府州的折家,自立国以来便是半藩镇,世守府州,虽然与党项同族,却是抗击党项最坚决的地方力量。

范雍到延州,便就鼓励属下各将积极对周边蕃部掩杀,小战不断。范雍对立功的将士也不吝赏赐,因为军功升官的将校极多。本来徐平想把狄青从延路调到自己这里来,就是因为那里看起来立军功容易,升官快速,狄青委婉地拒绝了。

一次胜仗,因为军功将校官升三阶、四阶是常事,多的超迁七、八阶的也有。和平时期磨勘五年才迁一阶,二三十年的官路一战就走完了,军功对武将的诱惑极大。

落座之后,徐平对王凯道:“秦凤路,特别是秦州的防秋部署,你先大致说一下。”

王凯起身叉手应诺,走到大幅地图前,道:“秦凤路防秋,关键在秦州。陇州周边虽然也有蕃落,但都势力弱小,我们今天不谈,事后再讲。”

“秦州防秋主要是在三个方向。北边防党项。如果党项陷镇戎军,则要么沿谷道趋渭州,威胁关中;要么沿好水川谷道,入瓦亭川谷道犯秦州。镇戎军正当敌锋,一旦出了意外则南边的笼竿城当渭州道路,西南的静边寨当秦州道路。帅府已经移文渭州,让他们加意防备这两个地方。另移文德顺军驻泊都监刘兼济、权静边寨主刘沪,让他们从九月以后每五日向秦州报一次敌情。北方防秋,要害在德顺军,我们依他们的边情再动。”

山地作战,河谷具有特别的战略价值,而且西北比西南更加重要。在山川破碎的西北地区,河谷几乎是仅有的宽平道路,大军行军必须沿着谷道行进。党项虽然并不靠水道运粮,但因为农业和人口都集中在山谷地区,他们抢掠也主要是沿着河谷进行。

控制川谷是军事地理学一再强调的山区作战的核心,重要性还要高过隘口,所以在川谷的关键地方建堡寨,是最重要的防御手段。秦凤路和泾源路的堡寨,基本是沿着川谷建造,一是控制粮食和人口,二是把守关键的道路。秦州北方把守川谷道路的堡寨最重要的有三座,一是德顺军即笼竿城,二是静边寨,三是连结秦州和渭州道路的水洛城。

水洛城不在朝廷掌控之下,是生蕃活动的地域,没有办法控制。渭州大门笼竿城的主将刘兼济是延路和环庆路的主将刘平的弟弟,把守秦州北大门静边寨的主将则是刘涣的弟弟刘沪,都是因为恩荫入仕。刘沪出身将门,跟刘涣一样恩荫入仕,本官是右侍禁、渭州瓦亭寨监押,所以任静边寨主带一个权字。瓦亭寨就是古萧关,不过因为现在有了镇戎军,那里已经不是最前线,所以有将略的刘沪被派到了静边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