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一世富贵笔趣阁无弹窗 > 第570部分(第1页)

第570部分(第1页)

己高了一二十阶,没军功这辈子都赶不上,他的心中憋了一股气。当然这怨不得谁,机遇这东西,抓住了就抓住了,溜走了后悔也无用。只能寄希望于徐平还像在邕州时那么神勇,多立几次大功,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说了一会闲话,赵滋主动问徐平自己的职事。经略蕃羌,战场当然是在秦州,他却被派到了秦凤路的南边,心中难免有些担心,怕自己捞不上仗打,那西北就白来了。

徐平道:“往年秦州驻泊禁军不多,广锐、神虎、保捷和清边弩手,全部加起来不过六七千人而已。秦州周围土地肥厚,又有渭水和瓦亭川、清水河之利,钱粮不缺,足以支持本州军马。如今又移了宣威军和归明神武军来,除了本部兵马,朝廷允许在陕西路和川峡四路再增招一倍人手,则秦州驻军就比前多了一万多人。多了这么多人马,再靠着本州钱粮支撑就不可能了。关中要支持陕西其他三路,提供不了钱粮,只好从川峡运粮来。祁山道自兴州逆西汉水而上,仇池山之后多是蕃落之地,不能不小心谨慎。你到南部三州,与川峡四路曹都护一起,趁着现在未到秋冬,把祁山道清理一遍。沿路蕃落,一律要他们纳质归附,否则即行讨伐。之后在祁山道沿线,该设置寨堡的便设置寨堡,多用土兵,保这条入秦州路线的安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事不可小视,做得好了,我上奏保举你!”

赵滋忙起身来,叉手道:“节帅抬举,末将敢不遵命!此去定然把事情做好!”

徐平让赵滋坐下,对他道:“好,你有这份心气此事就成了大半了!南部三州的原有兵马,凤州保捷二指挥,成州三指挥,阶州一指挥,成州因为有入秦州的另一条道路,兵马动不得,就没有多余兵马供你使用了。此次前去,我调秦州的清边弩手二指挥加保捷二指挥,再把驻泊禁军惟一的骑兵广锐军一指挥隶你麾下。你有这些兵马,那一带的蕃落无人可敌,不要说胜败,只看赢得漂不漂亮!”

赵滋叉手应诺,保证完成使命。

凤、成、阶三州多是山地,特别是成、阶三州人口稀少,蕃羌也没有大的部族。与之相邻的叠、宕二州是吐蕃之地,不在朝廷管下,但那里同样没有吐蕃大的势力。扫荡那里最难的不是战斗,而是行军和控制局势。那里有阴平道入川,三国时邓艾伐蜀的道路,一直有商贾通行,又有食盐之利,比其他地方的蕃羌富裕一些。所以赵滋此去,最重要的是让那一带的蕃落归附,保证太平即可。郡县之地、变夷为夏,现在还轮不到那里。

赵滋来之前,徐平已经让李璋收集了那一带的情报,了解得还算细致,并没有特别困难之处。而且按新的组织结构,此事也不能全由赵滋负责,帅府会派人跟他一起,保证战略、战术的落实。将要专权,指的是指挥作战,不是乱七八糟什么权都要专。

主将的使命是完成帅府交给的任务,其他是次要的。保证指挥官完成任务,靠的是组织和制度,什么军令状在徐平眼里没有半点用处。需要主将立军令状,那就说明这支军队暂时脱离了帅府的掌控,这样一场道路沿线清场的战斗,徐平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赵滋初来,对秦凤路现在的组织制度尚不熟悉,现在也没有必要多讲,让他在秦州先待一段时间,自然就什么都知道了。

喝过几杯酒,徐平对赵滋道:“巡检,秦凤路这里跟其他地方不同,跟禁军也不同,军制多有变更。我话说在前面,此次你到南部三州,帅府会有详细的作战计划给你,相应的各方面策应也都会有。当然计划只是计划,做的时候难免会有变更,此是常情。但是,每一次跟给你的作战计划不同的行动,你必须把为什么这样做讲清楚,如果来得及,先报帅府同意之后再行动,如果来不及,许你便宜行事。跟计划不同,要讲清楚为什么,回师之后帅府会做裁量,合理不合理。相应的,计功也会不同。”

赵滋道:“末将来西北之前,已经听说过节帅治下与他路不同,我遵从就是。”

徐平点了点头,又道:“师出之功,首先看的是有没有完成交付的任务,再看其他。任务没完成,其他一切无用。总而言这一句话,这里的军队,第一是服从,第二是让你自己有能力服从!服从了命令,完成了任务,才是合格的将领!”

每一个隶到徐平麾下的将领,徐平都要跟他们交待这一句话。作为军队,主要的使命是完成交予的政治任务,凡是跟任务有冲突的,一切不许。军人第一要求的是服从,第二是努力使自己有能力服从,其他多余的东西徐平这里并不需要。

第23章 探望的日子

纳质院搬到城外已经两个月了,徐平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允许各族各账前来探望。而且由秦州发出公文,通知到所有的纳质归附的蕃落。

这决定让附近的蕃落一时不知所措,有人欣喜若狂,有的茫然不知所措,更有心怀鬼胎的惴惴不安。送到秦州的质子,大部分要么在本族不得宠,要么根本就是普通族人,族里把他们送出来,就当没有这个人了。现在突然让他们到秦州探视,探视什么?

质子们得到这个消息,也是各种想法都有。不过这两个月的学习和劳动没有白费,心态上健康了许多,一早便就换上新衣,按规矩列队等在新住处的院子里。

统一的衣服,整整齐齐的队伍,每人背着一个小交椅,由各个小头目整队,规规矩矩地排好队伍。张载抬眼望去,面前黑压压的人群,比普通的军队还整齐。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自己废了不少心力,可两个月的时间,这些蕃羌质子又能学会什么东西?绝大部分都认不到一百个字,最杰出的也只能勉强认到七八百字,连百家姓都没有人能够背下来。倒是徐平对质子们的状态很满意,虽然知识学到的还不多,纪律意识是初步建立起来了。

传令官让质子们坐下。众人取下背上的小交椅,放到地上,整整齐齐坐好。

张载朗声道:“从今日起,州里知会了你们各自族里,来到此处探视。按照先远后近排序,今日是古谓一带的族账,其他族账依次向后排。如果有其他地方的族账今日来了,因为是第一次,不必过于拘泥,一样安排会面。不过,那些不按序来的族账,你们去见面的时候要告诉族里的人,以后不可如此了,一定要按州里排好的日子过来。否则的话,不讲规矩不但不允见面,还要受到惩罚的!好了,那边已经贴出今日见面族账的名字,你们自己整队过去看。上面有名字的,便留在院子里,没有名字的,各回住处,听候吩咐!”

众人应诺,传立官喊了起立之后,由各个小头目整队,依次向旁边贴着族账名单的揭榜行去。小头目都是认字比较多的人,连蒙带猜,加之古渭附近就那么多蕃落,一般不会认错。到了榜前,见到有自己队里的人所属的族账,便就让他们离开队伍,回到院子里等着,其他人并不停歇,直接带回住处去了。

厮铎毡那日从箱子里摸名字的时候,运气爆棚,摸到了排位第一的名甲寒。他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恩赐,将来必能有一番作为,说不定还能为朝廷立下功劳,搏一个封妻荫子。这些日子在营里表现得格外积极,不管是学习还是干活,都拼尽全力,成功得到了一个小队长的头衔。周围相邻的几个部族的质子,都把他视为当然的领袖。

见到有自己部族的名字,甲寒让副小队长把剩余的人带回,自己到院子里,身子站得笔直,单等前面负责安排的吏人喊到自己,便到前面与族人相见。

吹麻城张家的戊奈来到甲寒身边,小声对他道:“哥哥,不知道我们族里会不会派人来。”

甲寒信心满满地道:“你们家里两代都是蕃官,怎么可能不来人?你安心等就是!”

“就怕”戊奈摇了摇头,没有接着说下去。

戊奈并不是现在张家族的首领张香儿的亲儿子,只是堂侄而已,张香儿因为只有一个独子,舍不得送来做质,便收了戊奈做义子,送来了秦州。认真论起来,这是糊弄朝廷的欺君之罪,说大可大,说小可小。以前关在纳质院里不闻不问,秦州不知道这些猫腻,或都根本也没有心思深究。现在到了城外营地,管理严密,这种事情哪里还能瞒得住?不过徐平吩咐不追究,他根本就没想用这些质子来控制蕃部,这样控制也没有意义,送来的人是什么身份有什么关系?等到这些人真地利用起来,有那些玩弄小心思的部族想哭的时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