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一世富贵笔趣阁无弹窗 > 第454部分(第1页)

第454部分(第1页)

王尧臣奇道:“什么事情要去我家里?”

刘小乙指着石桌上面的包袱笑着说:“这两天有邕州的人来,带了些那里蛮地特产的花,极是轻柔,特别适合做夏天穿的衣服。在中原这是个稀罕东西,夫人特意吩咐,送几匹到通判府上,给家里女眷做几身夏衣。”

花是邕州蛮族地区的特产,属于苎布中的一种,不过工艺极其复杂,一匹相当于数十匹苎布的价格。因为产自蛮地,连贡品都不是,市面上基本见不到,王尧臣一个北方人更加没有听说过,只是向一边的徐平谢过。

这些是林素娘和王尧臣的夫人那些女人们的事情,王尧臣搞不清,徐平也搞不清,只是让刘小乙快些送去。

徐平在邕州六年,给那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封的爵位又是永宁郡候,每年那里都会给徐平家里带当地土产过来,早已经习以为常。徐平回礼,一般都是邕州难以见到的中原刊印的各种书籍,主要是儒家经典,偶尔也有几部佛经道经。中原是天下之中,教化边疆是朝廷责任,送些东西符合徐平的身份,在那里也确实不便宜。

刘小乙离去,王尧臣在石凳上坐下,公吏上了茶来。

见王尧臣满面春风,徐平笑着问道:“看你神清气爽,想来没闹出大事。”

“怎么没有大事?大着呢!”王尧臣拍着石桌哈哈大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道:“说起来全靠云行派了谭虎带了医局的人去,莫非你早已经想到了有人装病?”

徐平笑着摇了摇头:“我又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哪里能够想到那些?是因为天气着实炎热,分司官员里不少人的年纪也大了,有人中暑很平常。本来我也没有想到,是有人来跟我说起御史前的景况,说赶过去的孙通判病了,我才想起来。”

王尧臣点了点头,心中雪亮。徐平必然怀疑今天的事情是孙沔一手策划的,所以一有人提他生病,徐平立即就想到可能有人装病,急忙派了人过去。怀疑归怀疑,但没有实际的证据,孙沔那种人也不会留下任何把柄,徐平的性格不会把事情挑明,心里有数就是了。

聊了今天遇到的事情,王尧臣道:“我在御史台那里已经说了,从明天开始,便就由河南府会同河南和洛阳两县,一家一家清查这些分司官员的家财,一律按新法行事。云行你觉得,这样会不会逼他们太紧?”

“逼得紧是应该的,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以后他们怎么会把你放在眼里?你的河南府通判可就不好当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人到底是朝廷官员,互相牵扯,总有人能在朝廷里说得上话,过于逼迫也不太好。我看不如这样,明天你先派钱庄的人,到这些人的家里,主动上门让他们把铜钱存入钱庄,就说是你交待的。你示了好,如果还有人不识抬举,那就没话说了。一是一二是二,让公吏到他们家里去查就是。”

“如此最好!给他们一个台阶下,不识抬举的,那只好拿来试刀了!”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呢,大热天的折腾了王尧臣这一回,特别刚开始还真把他吓了一跳,怎么会轻易饶了这些人。刚好借这个机会,把钱入户等的新法收严一些。

徐平把手里的书放下,正色问王尧臣:“伯庸,分司官员如此处置自然允当。不过,昨天到那里办事的河南县公吏,你打算怎么发落?”

王尧臣面色一暗,摇了摇头:“我还没有想好,这事情有些棘手。”

迂腐归迂腐,王尧臣可是一点也不傻,今天公吏们的态度,他自然知道必然是背后受了人指使,故意要把事情闹大的。官员对公吏,如果只有一个两个人,那么给他穿小鞋也好,找个借口发配冲军甚至直接杖杀都不是不可以。但法不责众,人多了就难办了。

徐平叹了口气:“伯庸,我说一句话,你自己考虑。那些分司官员,受人指使也好,自己集合闹事也罢,不过是对新法有疑虑,贪恋钱财,不算什么大恶。过几天惩处之后,只要幡然醒悟,都不是什么大事。河南县的公吏就不同了,那可是在你的治下,竟然受外人指使给你难堪,这要是不严惩,你的官可就不好当了。”

“我知道,正是知道才闹不明白他们怎么想的。河南县是在我的治下,得罪了我,他们怎么收场?昨天就是那些分司官员得逞,难道我就收拾不了他们了?他们有什么倚仗?”

“能有什么倚仗?”徐平摇了摇头,“做这种事,洛阳城里谁都保不住他们。不过,那些小吏目光短浅,未必就能想得这么明白。我估摸着,也不用跟他们许诺别的,只要跟那些人说,昨天分司官员闹事成功,你就会被赶出河南府,再许点好处就有人敢干了。”

王尧臣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沉思。

状元出身,如果不是为父守丧,王尧臣绝不可能现在只做到河南府通判。昨天就是再怎么闹,也不大可能贬他的官,最多仕途受一点影响。可这一点徐平这些官员明白,那些小吏就未必明白了。河南府是重地,官员换来换去来这里镀金很平常,频繁的时候一年能换好任知府。通判稳定一点,但很多也做不到满任。在这些小吏的眼里,河南府换个长官实在没有什么,那么多官员上奏章告状,还不给撤了?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流水的官员铁打的公吏,排挤走个把官员,在这些老吏的手里实在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联合起来,官员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洛阳是王城,好多公吏是传了许多代下来的,从五代时起家里就在官衙做事也不稀奇。他们的关系盘根错节,有的人还在东京的朝廷衙门里有人,胆子本来就不小。

事情是不是这样?是这样的话,该怎么反击?

王尧臣的目光渐渐凌利起来。(未完待续。。)

第104章 丧家之犬

阳光洒满大地,明晃晃地耀人眼睛。外面热气蒸腾,衣服穿得厚了受不住这燥热,穿得薄了被太阳晒得生痛,根本待不住人。蝉虫躲到树叶下面,尤自受不了这热气,撕心裂肺地叫个不休。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一片寂静。

路边的大柳树下有一间小脚店,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客人,只有三人占住一张桌子。

一个虎头虎脑的汉子问上首坐着的青衫中年人:“冯押司,我们该怎么办?现在外面的风声可是不好,都传着王通判要整治我们。”

冯押司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酒,把酒杯重重地放在桌子上,沉声道:“两位兄弟,洛阳城待不住了,我们另想出路吧!”

“什么?押司哥哥怎么这么说?”其他两人一听这话就急了。“我们并没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纵然是心有疑虑,王通判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再者说了,他也不知道是我们干的!”

冯押司满面烦躁,摇着头摆了摆手:“你们什么时候见过做公人的三贞九烈?此事已经有人露了口风出去,王通判盯住了我们三人,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下手!”

“下手?他能怎的!又没有确切的证据,还敢治我们的罪?若是私下里整治我们,哼哼,不管是河南县还是河南府,我们的相好兄弟多了,他能奈何得了我们!”

看了看须发皆张的虎头兄弟,冯押司苦笑:“我说了没有三贞九烈的公人,当然就更没有为兄弟两胁插刀的了!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洛阳城里做公的能一代传一代,你以为靠的是什么呀?靠的是见风使舵,我的兄弟,你以为是靠义薄云天啊”

说到这里,冯押司不由摇头叹气:“我也没想到会成今天这个样子,有人传话给我,王通判那里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指认是我们三个人。能把这消息给我,我就承那些兄弟的情了,到底没有卖友求荣。罢了,给我们自己留条后路,此事就我们三人扛了吧。到外路州军躲几年,等事情平静下去,王通判也离开了,再回来还是好汉。”

一直没说话的枯瘦的汉子冷笑:“什么没有卖友求荣?他们传消息出来,就是要我们把事情扛下来,这是断尾求生呢!哼,真是打得如意算盘!”

“知道是这样,又能如何?再去牵扯其他人?且不说王通判能不能放过我们,其他衙门里的公人要是一起指认就是我们三人做的,岂不是鸡尽蛋打?算了,就是如此了。”

冯押司说完此话,小脚店里一片寂静,气氛沉闷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