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一世富贵笔趣阁无弹窗 > 第219部分(第1页)

第219部分(第1页)

办这种庆典徐平最头痛的就是他不想收礼,但又拦不住别人送礼。收礼收得多了还会被台谏盯上,平时没事,有事了就会被翻出来做罪状。

出了万胜门,徐平的脸已经被冻得麻木,好似不是自己的一样。

刚下大路,就看见前面一个人骑在一头青驴上,不停地呵着自己的手。整个身子都缩着,几乎要团成一团塞到驴肚子里去。

徐平夹一夹马肚,加快速度从后面赶上,对驴上的人道:“君贶,来得这么早?”

王拱辰抬起头来,看着徐平苦着脸道:“不瞒哥哥说,我还没吃早饭呢。本来想着去你家里叨挠一餐,哪里想到风这么大,却是亏了。”

徐平笑道:“亏什么!喝两杯酒,身子一热,什么都补回来了。”

王拱辰家里负担重,现在做着小官奉禄不高,清水衙门也没有油水,日子过得自然就不如别人。徐平家里常也接济一下他,但处境总没有根本改观。都说宋朝的官员收入高,那是只看到了高官显贵。这个年代官员收入两极分化得厉害,宰执节度那自然都是高官厚禄,高宅大院,家里奴仆成群。下层小官就惨了,尤其在京城,得数着铜钱过日子。

两人遇上,一马一驴并行,刘小乙跟在后面。走不了多少时候,便就到了徐平的新家门前。

徐昌带着两个小厮正上门匾,刚刚挂上,见到徐平过来,欢天喜地地道:“郡侯回来了,快,快,把鞭炮拿出来放了!”

一时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红色的碎纸屑纷飞。(未完待续。)

第66章 无所建明

王拱辰站在大门外,笼着手抬头看着噼啪响着,还闪着火光冒着黑烟的鞭炮。直到一挂炮放完,才垂下头来,对身边的徐平道:“这倒是个好东西,放起来喜庆。哥哥家里人手不缺,怎么不开个店子专门卖鞭炮?过了冬至,马上就是年节了,必然好生意!”

徐平笑了笑:“我家里人手怎么不缺?缺得厉害呢!等到这处宅子建好,加上在中牟的田地,都没合适的人照看。对了,你不总说自己家里无酒无肉,反正你的三个弟弟闲在家里,不如就跟着我家开店如何?赚点银钱不至于过得如此艰苦。”

王拱辰摇摇头:“我为长兄,怎么能那么做?就是省吃节用,也要供三个弟弟好好读书,将来得个功名,才好出人头地。让他们从商,不是平白惹人闲话。”

徐平叹口气,也不好说什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俗,王拱辰这种读书出来的人,尤其在意家声,宁可吃糠咽菜,也不让自己弟弟从商。

应该说,这个时代并不怎么歧视商人,而是一部分人歧视经商这个职业。

依着徐平前世的记忆,在官场和读书人中有一种人叫清流。以前他还奇怪自己怎么没有感觉到,直到他回到京城为官,才慢慢感觉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这是清流正式开始形成并登上政治和文化舞台的时代,他们出现的原因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而是思想、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出来,就是他们看不起商人,看不起武将士卒,看不起胥吏,甚至当官也看不起事繁杂的监当官,就连最基层的治狱理讼官员也被瞧不起。文官被任命为监当官会被认为是侮辱,因为开封府事务过于繁杂,设各厢厢官,文人士大夫都不屑于去做,最后不了了之。

这不仅仅是一句重文轻武能够解释的,而是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后,慢慢衍化出来的一种奇怪的社会思潮。

最少在徐平的这个时代,清流还没有成为官场的主流,但已经开始形成巨大的社会舆论。王拱辰官场上是个很现实的人,生活中依然是宁愿食不裹腹,也不让家人从事贱业。

徐平很理解,但徐平自己可不想做这种人。做官就正儿八经做官,但生活该过得舒舒服服也不是罪过。

硝烟散尽,徐平和王拱辰进了大门。

王拱辰从青驴上取下了一对大鱼,交给徐昌:“些许薄礼,不成敬意,一会让厨子烧了下酒。”

徐昌接过,口中道:“官人客气,何必破费。”

王拱辰哈哈一笑,随着徐平走进里面。

这种喜庆日子不带礼物来显得很不礼貌,但贵重的礼物王拱辰也买不起。这个季节周边各县的渔获都运到开封城里来卖,价钱不高,拿出来也气派。

徐平的父母单独住一个小院,两人过去拜见了,便就转到今天宴客的后园来。

一进后园,王拱辰就惊呼一声:“好暖,这园子里春天已经来了吗?”

徐平在一边微笑。

现在有时间了,家里也有地方了,今天请这些同僚好友来,就是让他们开开眼,看看什么叫作人定胜天的舒适生活。

建成的这处后园不大,外面更大的地盘还正在施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