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刘宏特地去跪拜了下“老子”…这很难得。
要知道,这个时代…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天子拜孔子那是天经地义,拜老子…就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争执了。
要是汝南袁氏还在时,那刘宏无论如何不会迈出这一步。
“这老子也拜过了,公卿也带来了,朕该问点正事儿了!”
只剩下柳羽与天子刘宏两人…刘宏的语气一变,不像是天子,更像是…挚友,亲密无间!
“陛下有话不妨直言,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柳羽回了一句。
刘宏的声音再起。“近来,有臣子提议朕推行废史立牧,废除原本大汉十三州的刺史制度,改为推行州牧制度,让朕派遣信得过的重臣与宗亲贵胃去地方担任州牧,以此制衡那些在地方上为非作歹、贪墨国库钱财的污吏!”
言及此处…
刘宏顿了一下,方才继续道:“朕苦思许久,觉得此废史立牧旨在遏制地方刺史、太守的权力,使地方在遭遇叛乱时,能够完成自我镇压,如此也可减弱朝廷的压力…”
刘宏把他心里想的娓娓道出…包括内心中的分析。
当然…刘宏更想听听羽儿的看法!
——废史立牧…
其实,刘宏刚刚提到这四个字时,柳羽就怔了一下。
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提出“废史立牧…”
要知道,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刘焉提出废史立牧是在三年之后…
而废史立牧的推行,也做到了黄巾起义都没有做到的…
成为了压垮汉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后世,许多三国迷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有的州是州牧,有的州是刺史,到底是州牧大?还是刺史大?
要解释这个,就必须讲清楚,大汉的行政区划…
无论是东汉,还是西汉,推行的都是郡、县…两级行政区划,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将全国封为十三个州,设刺史十三人,后经历成帝、哀帝、王莽时期,将刺史改为两千石的州牧,后又还变回六百石的刺史,一连几次变化。
简单点说,刺史行的是监察、监督之权,类似于后世的监察部门,区别是…后世是平级监督,而大汉是低级别的官员监督高级别的官员,六百石的刺史监督两千石的太守。
用低级别官员就是促使他们为了升迁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
在法治没有完全进行普及与推广的状况下,这算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可废史立牧…相当去废除了六百石的刺史,改让州牧去负责这个州的监察…且不止于监察,可以说,州牧掌管了一州的军事、政务、人事、监察…权利的太过集中,从“居无定所”的刺史,摇身变身了“坐镇一方”的军事首脑…势必会滋生出巨大的野心!
可以说…
压死大汉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黄巾起义,不是宦官与外戚的争斗,是废史立牧!
张角、张宝、张梁,三十六方,几十万黄巾军都没有做到的,刘焉以一己之力做到了。
脑海中飞速的转过有关“废史立牧”的知识…
想明白这点,柳羽反问天子刘宏,“陛下觉得,是这些蛾贼可怕,还是地方手握军权的军阀更可怕呢?”
唔…
柳羽的话,一下子让刘宏怔住了。
他的眼睛徒然睁大,“你的意思是?”
不等刘宏把话吐出,柳羽的话还在继续,“原本而来,刺史只是微末的小官,他只拥有监督之权,哪怕这样…都能够让太守畏惧连连,唯命是从…若是将刺史这样的小官废除,兴立州牧这样手握权利的大官,那一旦陛下口中…这些所谓值得信任的重臣与宗亲他们心生不臣之心,那该如何?”
柳羽的话风越发的冷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