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你看我们也是上面厂里的。不信你看看。”夏夏说着,魔幻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工作证,递给摊主大姐。
“不用看,我们家那口子,就在厂里上班,我认得工作证。
不要介意啊,我刚才还以为你们是记者。前段时间记者总来暗访,村里通知我们看到了陌生面孔,问东问西要及时汇报。”摊主大姐一边剁肉,一边笑着解释道。
“村里人,对厂子有意见嘛。”我问道。
“没有,当然没意见,自从建了厂子,我们家收入翻了几番。我以前在县城卖肉夹馍凉皮,现在回来了,就是照看不上孩子了。”摊主大姐说道。
“孩子还在县城念书?你孩子念初中,还是高中。”我问道。
“初中,孩子奶奶在县城照顾孩子。”
“那如果咱们乡上,建一所中学,你孩子回来不?”我问道。
“不回来。”
“为什么?”我问道。
“那还用问,咱们这里你也看见了,教学质量这么差了,回来还不影响孩子成绩。”摊主大姐一脸严肃的说道。
我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这确实是一个实际问题,必须解决了。好多家庭都是这样,父母在城里打工,孩子留守在农村。
或者父母带着孩子外出误工,这样在城市的开销,就一下子大了,父母一年挣下来的辛苦钱,刚够交房租、水电、学费等这些费用。
农村父母在城市辛苦一辈子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农村又回不去,这样过的很不安稳,很没有归属感。
既然我来这儿了,就要解决上学难,这个问题。
正在我思考的时候,旁边忽然吵了起来。
“你们早晨不是收过了嘛?怎么还收,。”旁边卖羊杂的摊主气愤的说道。
“你嚷嚷什么,早晨收的是上午的,现在收的是下午的。”一个贼眉鼠眼留着中分头的青年说道。
这个青年戴着红袖章,后面还跟了四个人,怀里抱着刚收没的东西。
“以前不是只收一次嘛,现在怎么一天收两次。”羊杂摊主不服气的说道。
“你他妈的,事怎么这么多,梁哥说了,以前生意不好,才收一次,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了,所以要加收,你懂不懂。”中分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你们也太欺负人了吧?”羊杂摊主拿着个刀气愤的说道。
“你拿把破刀吓唬谁了,我们是在保护你,懂不懂。你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好了,我们不收了,以后出了事,可别来求我们帮忙。”中分头义正言辞的说完,转身就走。
这时候,羊杂摊主的老婆拦住了中分头一伙卑微的说道:“大兄弟,你别生气,我们家掌柜的,就是那驴脾气,不过我们真的还没卖到钱。”
“没卖到钱,好说啊,可以用东西来顶啊,去,狗熊拿几个锅盔带走。”中分头指挥手下,去拿东西。
叫狗熊还真的去拿羊杂摊主的锅盔。
羊杂摊主双眼已经通红,被老婆拦着。
中分头拿完锅盔,又带人来到了肉夹馍大姐摊位前。
大姐赶紧掏出一元钱,递给中分头。
“你的一块钱,不行,得收一块五。”中分头说道。
“别人都收一块,我为什么收一块五。”中分头大姐气愤的问道。
“别人卖一样子,你卖两样子,能一样嘛。本来要收你两块钱,看在你每天态度积极的份上,才收你一块五。”中分头满嘴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