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东西对进”的主攻部队紧随其后,他们如同潮水般涌进西门突破口。战士们喊着震天的口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新约里守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敌军的抵抗在他们的冲击下如同纸糊一般脆弱,很快便被一一击溃。
从上午11时到第二日凌晨,西集团的先头部队如同锋利的刀刃,不断切割着敌军的防线。他们先后攻克了中部守敌的各个支撑点,将敌人逼入绝境。同时,他们也相继占领了新约里城中心的恒河上游中游的各个桥梁,为后续的进攻铺平了道路。
整个战场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战士们的呐喊声、枪炮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首悲壮而激烈的战歌。他们的英勇表现不仅激发了同袍们的士气,也让敌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恐惧。
第1先遣师的先头部队如同猎豹般悄然出动,他们的目标——梵天桥,那座横跨恒河,连接着敌我双方的重要桥梁。
第1先遣师的勇士们已经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他们的攻击如雷霆万钧,势不可当。梵天桥上的敌人被这股突如其来的猛攻打得措手不及,很快便溃不成军。在激烈的枪炮声中,梵天桥被英勇的先遣师战士们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与此同时,第2师的一部也在凌晨时分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如同猛虎下山,直扑女神桥。经过激烈的战斗,女神桥也在8时许被英勇的战士们成功攻占。而在多神桥,第3师的一部也在拂晓时分发起了冲锋。他们的攻势如破竹之势,势如破竹,多神桥上的敌人很快便败下阵来。
而在第2师的另一部,攻击部队更是势如破竹。他们一路过关斩将,连克大白桥、象神桥、猴神桥、金钢桥,犹如一支不可阻挡的铁军。在二日凌晨,他们也进至多神桥,与第3师的战士们形成了夹击之势。
与此同时,第8师第70团的突击部队也在拂晓时分发起了冲锋。他们如同利剑出鞘,直插敌人心脏。在金钢桥、女神桥等地,他们与西集团的战士们会合,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使得敌人的防御体系瞬间被打乱,他们陷入了极度的慌乱和绝望之中。
整个战场硝烟弥漫,炮火连天。战士们的呐喊声、枪炮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壮丽的战歌。在这首战歌的激励下,战士们更加奋勇向前,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如同燎原之火,燃烧着整个战场。
随着战斗的深入,敌人逐渐陷入了绝境。他们的防线被一道道攻破,士气也随之一落千丈。而在这关键时刻,战士们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们知道,胜利已经近在咫尺,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夜色如浓墨般沉重,外面炮火连天,此刻印支国参谋总部的灯火却依旧通明,宛如一座孤城中的灯塔,在这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刺眼。
印支国王独自一人坐在那张厚重而庄严的龙椅上,手中紧握着一份刚从战场上传来的情报。纸张的边缘因他的手指过于用力而微微卷曲,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战场的残酷与无情。
情报上,那刺眼的文字如同冰冷的匕首,直刺印支国王的心脏——东西两线的援军,已经被东方国西南军事集团以雷霆之势全歼,无一幸免。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将印支国王心中最后的希望彻底击碎。
国王的双眼失去了往日的神采,瞳孔深处充满了绝望与无助。他望着那情报上血红的“全歼”二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两路联军,原本是他们寄予厚望的救命稻草,如今却成了他们走向灭亡的催命符。
国王的身体无力地瘫倒在椅子上,那肥厚的身躯仿佛在这一刻变得异常沉重。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数个念头如潮水般涌来,却又如同乱麻般无法理清。左右开弓合围铁年西南军事集团的目标,如今看来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印支国,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家,如今却已经站在了灭国的边缘。
国王的眉头紧锁,那张曾经威严而自信的脸庞此刻却布满了忧愁与困惑。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更不知道该如何挽救这个即将灭亡的国家。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迷茫与无助,仿佛一只被困在黑暗中的孤狼,找不到出路也看不到希望。
此刻,参谋总部内,犹如煮沸的开水,人声鼎沸,激昂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两派人马,各自坚守阵地,仿佛两股洪流在狭窄的山谷中激烈碰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方,主张投降的将领们围成一圈,他们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绝望。为首的将领沉重地开口:“各位,我们已别无选择。东方国自古便有善待降者的传统,这是历史的见证。如果我们选择臣服,至少能保全国家的血脉,让印支的子孙得以延续。”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仿佛一颗沉重的心石压在众人胸口。
然而,另一方的将领们却犹如磐石般坚定,他们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为首的将领站起身来,声音铿锵有力:“不,我们不能就此屈服!印支的男儿,宁死不屈!我们仍有希望,只要国王能率领剩余的勇士前往北方山区,利用那里的险峻地形展开游击战,必定能让东方国疲于奔命,甚至可能扭转战局!”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激情和信念,仿佛一股狂风,席卷了整个参谋总部。
两派人马各自据理力争,气氛愈发紧张。投降派的将领们面如死灰,他们深知,一旦选择投降,印支国将永远失去自由和尊严;而坚持抗战的将领们则热血沸腾,他们愿意用生命和鲜血,为印支国的自由和尊严而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印支国的命运悬于一线。两派人马的争执愈发激烈,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而在这风暴的中心,印支国的未来,到底该怎么办?
正当这场争论即将达到沸点时,那位高高在上的印支国王,终于从他那镶嵌着宝石的宝座上缓缓站起,他的声音如同山涧中的清泉,虽不洪亮,却足以让所有人的耳朵都竖起来。
“各位……各位静一静……”国王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能够洞穿人的心灵。
随着国王的话语落下,原本喧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参谋们纷纷收敛了之前的激烈情绪,恭敬地望向国王,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示。
“各位,我想的是……”国王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着自己的言辞,“我不想再折腾了,我想安安静静地当一个国王。”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其中的坚定却让人无法忽视。
国王的话音刚落,参谋总部内便陷入了一片死寂。鸦雀无声,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参谋们面面相觑,心中都明白国王的意思——他厌倦了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渴望回归到一个国王应有的平静与尊严之中。
这一刻,整个参谋总部都沉浸在了国王的话语之中。他们或许曾经为了各种理由而争论不休,但此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国王内心的疲惫与渴望。而这,也正是他们即将面临的一次重大抉择。
第三日的清晨,激战多日阴霾的天空难得出现了一丝如金辉般的阳光。
不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
就在这时,一名信使急匆匆地穿过走廊,手中紧握着一封密封的信件。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急切,仿佛承载着重大的使命。他走进司令部的大厅,将信件恭敬地呈交给了铁年。
铁年拆开信封,一封简短的投降书展现在他的眼前。文字不多,却犹如千钧重担压在他的心头。投降书上写着:只要给予印支国王继续当国王的权利,那么整个印支国将无条件臣服于东方国的控制之下,并保证永不反叛。
铁年握着投降书的手微微颤抖,终于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