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面露三分羞涩,三分无奈,三分尴尬,一分真诚。
“儿臣……儿臣也很难办啊,毕竟是个小孩子罢了,总不能跟他计较,给太子殿下看见了,又难以解释。”储璎说到这里,像是终于找到了可以倾诉的对象似的,嘴巴便如开了闸的大坝一般开始说起来。
“儿臣自小流落山村,这件事皇上您也是了解的,您不介意儿臣这段经历,将儿臣许配给太子殿下,儿臣心中对您是万分的感激,晚上做梦都梦不到会有这样的好事发生在身上,足以说明,皇上您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看待,那个词怎么说……”
储璎顿下想了想。
“一视同仁。”皇帝提醒道。
“对对,一视同仁!”储璎接着说,“儿臣此次跟着太子殿下去宜东府,对太子殿下的事务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去乡野中闲逛,这边见到了许多当地的百姓,他们很多非常好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婶,他们一开始其实都不知道儿臣的身份,却十分热情,但是后来,听闻我们是宫中来的,便更是欣慰,其中的事情,这封信里也写到了。”
储璎说话清楚,脸上带笑,一点也不紧张,她这么一开口,莫名的,所有人都开始认真的听她说话。
“宜东府百姓都说,如今最担心的便是云沧河泛滥,他们的农田就会毁于一旦,但是听闻皇上关心此地的情况,专门派人捉拿贪官,重新建造堤坝,便觉得心安,他们送的这些红薯土豆,看似廉价,却都是他们用来生存活下来的宝贝,他们会将这些东西送给儿臣,其实本质上,都是百姓们对于皇上您的感激之心。”
“若不是皇上,儿臣哪能如此心安理得的收下那些东西,这都是百姓们的心意啊。”储璎全程直视着皇帝,眼眸晶晶亮,让皇帝觉得脸上有些灼热,挡也挡不住的热情就这样直接冲着他而来。
顿时,这场面不是对她罪行的审判,反而成了一场茶会,气氛也变得十分欢快,仿佛有许多好事发生。
皇帝着实有些无奈。
他沉默许久,看向储璎,“此事牵扯甚广。”
储璎认真点点头。
“还需细查,不过……此后的事情,与你干系不大,你先回去吧。”
“多谢皇上,皇上,今日与您说了这么多,儿臣也觉得豁然开朗,日后儿臣办事一定多加小心,不能让旁人误会了去,反而给您添了麻烦!”
储璎说完,规规整整的朝他行了个礼,脸上带着笑意,“皇上安康,儿臣这就告退。”
皇上面容中怒意早已消失,看着她如此,心情倒是也不错。
储璎走了两步,正要出去,却被忽然喊道。
“等等!”
储璎心中一凛,意外回头。
“你的信。”
皇帝甩了甩那张纸,看了一眼最后那句,居然笑了一下,“藏好了。”
储璎有些尴尬得将信收进袖子里。
她临走前,还能听到皇上的笑声。
她偷偷撇嘴,不太理解这个皇上
????
究竟是什么心态。
怎么感觉她如果真的跟旁的男人有什么,皇上反而特别开心似的。
脑子坏了?
储璎走出勤政殿后,便发现枫亭已经侯在外头,一看到她安然无事,枫亭立刻松了口气,上前接她。
“太子妃殿下,太子殿下派属下来接您回东宫。”
“殿下他去处理宜东府告密之人了,如今已经有了眉目,事情忙乱,无法抽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