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校对无弹窗 > 第162部分(第2页)

第162部分(第2页)

上品金丝竹不愧是高级材质,虽然被折成九月度半弧,但在没有受力的情况下,扇柄立即恢复笔直的形态,而扇页扇面没有丝毫的损伤。

“枉你还是个饱读圣贤书的士子,怎能作出这等大煞风景之事来。”发现扇子没事。松了口气之后,沌辽才缓声说道。脸上的冰冷之意已消融无踪,

楚质微微一笑。并没有借机解释,或者说些卖乖的话。

“如此雅物,落入粗鄙之人手上,简直是对它的侮辱触摸着百叶扇细致的纹理,沈辽眼中欣赏之意越浓,迟疑了片刻,悠悠说道:“算了,为了不使明珠蒙尘,这扇归我了,就当作是我的俸薪。”

“什么俸薪?”楚质有些迷惑不解。

“难道你请幕僚不给俸翔那谁会帮你白做事!”沈辽瞥视道。

“当然、当然。”楚质恍然大悟,连忙点头说道。

“当然什么。给还是不给,今日怎么这般糊涂。”沈辽轻轻撇卑,飘然起身,挥撒着宽大衣袖,悠然自得的向外走去:“有事,先回,不必送了,明日再见。”

“睿达兄慢行。好走。”楚质扬声叫道,目送沈辽背影消失在宅院外,过了良久,确认院子再无旁人之后,嘴角突然泛起狡黠笑容。

“睿达兄,不要怪我算计你,谁让你有个“良心大大滴坏。的兄长,如果不是他传授我这招,我也不会这么轻易成功,没想到文通仪表堂堂的,私底下也个腹黑型男,怪不得他能考中榜眼,而我却居于人后,莫非是因为我比较纯洁的原故

就在楚质想继续自恋下去时,某个衙役非常不识趣的闯了进来,幸好没有留意顶头上司的异常,非常规矩的垂头行礼道:“大人,太守有令,请大人速到州衙。”

“嗯。”楚质点头,非常有气度的转身,朝卧房走去。准备换上官袍。一边走,心里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似乎把什么事情给遗忘了,摇了摇头。反正记巾不深的应该不是什么要事,想不起来就算了。

时隔一天之后。还是在锦绣楼,同一间厢房内,奸商们又聚齐了,不过这回不同于以往的春风得意,众人脸上尽是灰暗之气。

“说说看吧。大伙都探到什么情况。”章东主有气无力的说道,身上的那股沉稳气度已然消失不见。

“查清楚了。停靠码头的尽是从外地来的货船,有二十七艘,都可载万石。”接话的人脸色也不好看到哪里去,叹息似的道:“船仓都是米粮。”

房内突然静了下来,如同窒息一般的寂静。

“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章东主吼不出来了,也没有这个心思吼,声音软绵绵的就如风烛残年、行将就木的老人。

“打听过了。那些船是从苏州、秀州、常州那边过来的,我恰巧认识个货商,问明了情况,才知道早在半个月前,苏秀那带就已知道杭州发展干早之事,传言这里粮价涨得极是厉害,每斗高达二三百文钱。”

大伙都是商人。不等他说完,也能猜测出事情的后续发展,如此高利,自然有人动心不已,反正米粮到哪都可以贩卖,如果消息是假,少赚一些或平价卖出也不吃亏,如果消息为真,那就赚大了。

“半个月之前。干旱不是网发生不久而已吗,灾情有多重并没人了解,我们还没有囤积粮食,那边怎么就有传言了,难道有人能掐指会算。提前知道杭州之灾会持续扩散。且十分严重不成,谁的算计”咳。”章东主声音嘶哑,怒气冲冲地叫吼起来。最后气息不稳,咳嗽连连。

(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名节

告代信息传递十分不便,有时候乡里发生的事情,邻村儿个一清楚,况且半个月之前,粮价根本没有波动,这几天才上涨而已,苏州那带地方怎么可能预先知道,章东主缓过气来,心里却充满迷惑、茫然,还有几分后悔。

以往缺粮的杭州城,现在一下子涌进十几万石粮食。可以想像的是,当货商们确认杭州干旱缺粮的消息无误时,绝对不会满足于只运一船来而已,而今消息肯定已经荐递回去,想来再过段时间,驶入杭州城的不仅只是十几艘货船了。

“诸位,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不想了解,我只是知道,若是再不开铺经营,仓库里的米粮只怕会发霉腐烂了。”说话的是那姓古的东主,只兄他神色漠然道:“当初听信家人之言,花费重金囤积粮食,一个子都没剩下,连买点茶盐鱼肉的余钱都没有,若是再不出手,家里老少也只能天天吃素。这叫人如何受得了。”

“古兄言之有理,其实做生意的,也不必赚足几倍之利,有点赚头就行。”

众人纷纷点头赞成,如今的形势,想赚取暴利肯定是不成了,况且不是每人都是专门经营米粮生意的,其下还涉及有其他产业,当初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尽快囤积米粮,他们可是舍下重本,有人是借、有人是当、有人是挪用。以每斗百二三十文钱的高价从别人手中收购,本想再过几日,能大赚一笔,可惜事与愿违,愿望成空。自然萌生了退意。

“既然大伙都没有意见,那就这样吧。”古东主说道,根本没有征求章东尖的意见,朝众人微微拱手,径直告辞而去。

这个时候了,也没人想要商议什么对策,众人相互对望了片刻,也随之三三俩俩的离开,没有人理会还在座位上轻轻咳嗽,不停喘气的章东主,都忙着回去安排开店事宜。

,,

州衙,议事厅。杭州地方九县知县共聚一堂,趁着范仲淹没有到,热情友好的攀谈起来,九人之中,年纪最大的近五六十岁,最小的就是楚质。才十七岁而已,虽然由于守地之职,几人很少见面,但相互之间也不算陌生。

毕竟同属杭州官场。公文之间时常有所往来。可谓是神交已久,难得有机会这么齐人,如果不是碍于公务在身,众人怕是少不了要举杯共饮畅谈一番,所谓的官场人脉,其实就是这样结交出来的。

官场诡变难料,除了一两个准备致仕的官员。谁也不会知道对方能在仕途上走的多远,不过就算前程如何远大,要是没有人帮衬,那也只是孤家寡人一个。成就不了大事,要知道仕途之中,并不只有人结党营私而已。

欧阳修几年前写的朋党论余韵还未消除,正人君子们才恍然明白过来,原来只要志同道合之人,也可以结党为公,既然如此,那谁还愿意做个独夫,当然是赶快找几个志趣相投的好友,相互扶持,争取走得更远。

说了大堆相互仰慕的话,几人也按照熟悉程度,分成三俩个小***闲聊起来,一般来说,邻县之间自然比较熟络,所以楚质与张元善就临近而坐寒暄起来。

交流了片刻两县的政务时讯,隐晦的暗示两三次。见到楚质没有表示,张元善忍不住悄声说道:“楚知县,赴宴之事,睿达兄是如何回应的?”

糟糕,才才惊喜之下,忘记追问沈辽了,还不知道他是否答应呢,楚质心中懊悔,正想实话实说,却见到张元善满面的期待,顿时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口中打了个哈哈,脑子急转,想着怎么把这事敷衍过去。

“都来了。”

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