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碰巧同名罢了。”楚汲淡然说道,天下之大,同名同姓者不计其数,这种事情在科举上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不然,楚公子卷首上宗亲之列,写的可是楚学士、楚知案、楚推官的名讳啊,难道这样也有错。”吴大人奇怪之极,忽然醒悟过来,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说道:“下官此次前来,就是按照赵学士的吩咐,把今科贡士名额入籍归案的,下官所言之人到底是否令侄,楚学士一观便知。”
贡士,虽然不是官员,但是过不久通过殿试之后,有的可以直接授官,有的要经过考核再授予官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经过审官院。
“会元,冯京,第二名,沈……。”习惯性的看了名列榜首的几人,发现自己也认识几个,也没有兴趣再往下看了,毕竟楚汲也好奇是谁和自己的侄子同名,以致闹出这个误会来,开口问道:“吴大人所说之人在何处?”
“似乎是在二百五……。”有点印象,吴大人上前两步,大致浏览了下,指着名单喜笑道:“楚学士还说不是,这不是令侄还能有谁。”
顺着吴大人手指处望去,楚汲目光微凝,看清楚之后,不由惊呼道:“质儿……。”
“呵呵,下官没有认错吧。”吴大人得意笑道:“令侄之名,下官早有耳闻,岂能会记错,前不久就在童子试中一举夺魁,如今又考中贡士,进士及第不远矣。”
吴大人也不奇怪为什么楚质不是举人却可以参加会试,要知道就算是殿试,只要有人保举,哪怕是没有任何功名,一介白身都能堂而皇之的参加其中,区区的会试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楚学士暗示下,恐怕有不少人争着抢着作保呢。
多年的官海沉浮,楚汲早练就一身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本事,惊了下马上敛容,淡然微笑说道:“亲科贡士入籍之事,吴大人请放心,本官即日便处理此事。”
“那就麻烦楚学士了。”吴大人说道,也不怕楚汲耽误,自家侄儿就在其中,谁不会尽力尽快而为之。
“吴大人慢步,以后有时间不妨再聚。”楚汲微笑拱手道。
“下官告退。”吴大心中一喜,知道楚汲承自己的情了,慢慢退了出去,步伐轻盈许多,没有枉费自己辛苦抢着来这躺,果然来对了。
“来人。”吴大人一走,楚汲立即声叫唤起来。
“楚学士何吩咐?”过了片刻,一个官员匆匆忙忙走了进来。
“这是新科贡士名单,你拿去归入官中。”楚汲说道:“此事非同小可,尔等莫要忽视,要尽快办妥,明日完成,到时本官亲自检查。”
“下官明白。”接过单,那个官员也没有耽误,轻轻一礼,退了下去。
把事情交待下去,坐了片刻,汲只觉心里躁动,面对书案上的各种公文政令,再也没有批阅的心情,轻手把笔一搁,整理了下朝服,迈步走出了审官院官署,官署内的诸多官员自然看见了,但是谁都对此视若无睹,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了几分钟,楚汲来到一处官衙前,见来人身穿紫衣朝服,门卫不敢阻拦,恭敬的让楚汲进入。
“见过楚学士。”一个官员听到汇报,连忙出来相迎道。
“茶案知事可在衙内?”楚汲直接问道。
“楚学士请稍候,下官马上前去通传。”官员恍然,回身再次奔疾而去。
片刻之后,楚洛快步走了出来,一脸的迷惑不解,要知道平时为了避嫌,楚汲根本不允许自己去审官院找他,更加不用说来找自己了,今日怎么破例了。
“不用多言,我们马上回府。”楚汲说道,转身向外疾行。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楚洛喃喃,弄不清楚情况,犹豫了下,也起步跟了上去。
两人经过守卫森严的宫禁,出了皇城,上了自己的辆乘,轿夫们在楚汲的催促下,飞快疾行,走到开封府衙门附近时,楚汲派了个随从去通知楚潜,让其赶紧出来。
“大哥,二哥。”一路小跑出来的楚潜,稍微喘气行礼。
“不用多问,立即起轿去二弟府邸。”楚洛摆手说道,吩咐轿夫继续前去。
从开封府衙到楚洛家中也不过十来分钟的路程,楚潜也懒得再坐轿了,跟在楚洛轿子旁边悄声问道:“二哥,怎么回事?”
“我也不清楚,刚才大哥到三司衙门寻我,也是一句话也没说,就匆匆忙忙地出来了。”楚洛摇头说道。
“那大哥去你府邸做什么?”楚潜问道。
“这我如何清楚?”楚洛说道:“可能是比较近吧。”
就在两人慢慢猜测之时,一行人来到了楚洛府邸不远处,机灵的随从已经跑上前去通知了,门房也赶紧大开中门,随时迎接轿子进入。
就在这时,一个披红挂彩的队伍从右边走来,锣鼓喜乐响彻云霄,走到楚洛府邸门前时忽然听了下来,挡住了楚汲和楚洛的轿子。
“李七,你来这里做什么?”发现队伍中有自己认识的人,楚潜立即扬声问道,也有几分奇,这个李七前段时间被派到贡院执行公务了,怎么有空来这里,而且还打扮成这样子,好像是来报喜的。
“楚推官。”李七喜气洋洋说道:“小的们是来领赏的。”
“胡闹,你们来领什么赏。”楚潜轻笑斥道:“还不快些把路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