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夫人,公子回来了。”秋儿没有上前迎接,反而蹭蹭地向阁楼小跑而去,声音如喜鹊归巢,百灵鸣叫,欢喜雀跃之极,房门发出吱呀一声,豁然打开,一张女子清秀绝丽的面容探了出来,看到楚质的身影,双眸闪出激动的火花。
“娘亲,质儿回来了。”楚质心头一暖,连忙疾步奔上前去。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惠夫人从房里走了出来,紧紧握住楚质的手腕,围着他转了几圈,上下仔细打量,看不出楚质有什么变化之后,这才欣慰拍胸喜叹。
“公子,你一天未回,不知道惠夫人有多么担心你,从早上到现在,念叨了几百遍公子怎么还不回来。”秋儿娇笑说道,说完似乎害怕惠夫人责斥,连忙踏着小细步跑了出去。
“娘亲,质儿……。”楚质有些感动,准备开口解释自己夜不归家的原因。
“不用说了,娘亲已经知道了。”惠夫人温柔伸出纤手轻轻顺了下楚质的发丝,清丽眼睛透出阵阵喜色,儿子有出息了,她如何不感到喜悦兴奋。
“小叔派人告诉娘亲了。”楚质楞了下,随之了然说道。
“不是,是你父亲告诉娘的。”惠夫人柔声说道,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秀雅的脸颊浮起两朵不易察觉的红云。
“父亲说的?那应该是大伯告诉他的吧。”凝滞了下,楚质微笑说道,可能是时间久了的原故吧,他对楚洛的恨意也变淡许多,似乎已经烟消云散了。
“娘看得出来,他对你这次出色的表现很是欢喜。”惠夫人明媚笑道。
“娘亲,这几日质儿哪里也不去了,留在家中陪你。”不恨楚洛也不代表就会对他亲近,毕竟他从来没有表示过对自己的关心,谁对自己好,楚质区分得很明白,况且与惠夫人和楚潜相比,对现在的楚质来说,楚洛其实就是一个陌生人。
看见楚质反应这么淡漠,惠夫人心中暗暗叹气,闻言微笑道:“你能留下来,娘自然很高兴,可是你不去三叔那求教了吗?”
“过几日书院月考,小叔让我在家中安心静学,养精蓄锐。”楚质笑着说道,这几天也确实要好好准备一下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惠夫人脸上露出一缕忧虑之色,“质儿,你有把握通过月考吗?”
“区区月考,自然不在话下。”昨天楚质还不敢这样说,可是有了何涉的指点,如果连这关都过不了,那自己还不如拿块豆腐自杀算了,免得丢人显眼。
“有信心是好事,不过也不能过于自傲。”惠夫人欣慰的点头,忽然想了什么,匆匆返回房中,取了件东西走出来,轻声说道:“质儿,这是珏儿让娘给你的。”
“三弟给我的?”楚质迷惑不解,接过惠夫人递来的东西,轻轻打开一看,却是一本类似笔记的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了近一个月来,书院里教谕教授的内容。
“珏儿有心了。”惠夫人轻叹,轻声叮嘱说道:“质儿,这事千万不要让你大娘知道,不然珏儿就要受罪了。”
“娘你放心,质儿省得。”楚质微笑保证,心情愉快,看来自己那个弟弟也是个面冷心热的家伙。
“惠夫人,公子,午膳已经准备好了。”这时秋儿一脸笑容走了过来。
“质儿,听说你昨日喝醉了,昏睡了一整天,身子可吃得消,好些了吗?”在前往膳厅的路上,留下惠夫人无尽的关切。
“已经好了,你看我现在的模样,会有什么事……。”
( )
第四十九章 高士林
东京汴梁城,气势雄伟,富丽辉煌,人口达百万以上,应该可以说规模宏大,可是有时候汴梁城却显得非常小,比如说消息的传播。
清晨,略带一丝寒气的微风轻轻吹拂院子,长贵按照惯例端着一盆温水走进房中,轻轻搁放在木架上,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说道:“公子,最近城里有些传言。”
“你又听到什么流言蜚语啊。”用热毛巾抹了下脸庞,楚质微笑说道,没有想到长贵面容憨厚,骨子里却是个八卦之人,平日里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到城里闲逛,然后把听到的一些新鲜事告诉楚质,不过为人还算自知本份,从来都是把外面的事情在府中传播,从来没有把楚府的事情往外面传扬。
“公子,这可不是流言蜚语,这两天城里的女伎们都在传唱两首新词。”提到女伎时,长贵眼睛直放光芒。
“那又怎么样?”楚质心中一动,洗漱的速度慢了下来。
“也真是巧,听女伎说,作那两首词的人,姓名居然与公子一样。”长贵口中说道,眼睛溜溜直打转,目不转睛的盯住楚质。
“确实是巧。”楚质淡淡说道,洗漱完毕,把毛巾放回木架上面。
“小的告退了。”盯了半天,没有发现什么端倪,长贵怀着满腹狐疑上前捧起水盆,慢慢向外走去,末了多说了一句,“公子,小的觉得,那两首词真好听。”
目送长贵离开,楚质微微一笑,怪不得这几天,府里的仆役看自己的眼光总是怪怪的,有时候还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本来还以为他们是在说自己坏话,没有想到却是这回事,在他们心中,一定是不肯相信那两首词是自己写的吧。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楚质没有兴趣去解释什么,明日就要到白雀书院参加月考,虽然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可是小心无大错,楚质觉得自己还应该再复习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