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等级:观测。
特殊收容措施:
s-p-585需存放于77号站点的惰性合金隔离舱(尺寸2mx2mx2m)内,舱内温度维持-10°c以抑制其活性。
接触项目需a级以上授权,且必须使用非金属工具操作。
任何与机械载体的实验需在无人环境进行,实验后载体须立即拆解熔毁。
禁止一切人类驾驶测试。
描述:
s-p-585是一种并无自主意识的银灰色液态金属复合物(密度7。2gcm3),成分分析显示其含有未知超重元素(原子序数≥128)。
常态下呈一立方的立方流体,接触机械结构时进入s-p-585-1附着形态。
表现为:
机械共生重构:
在0。3秒内渗透载体的金属结构,将其重组为兼具原功能与类生命特征的机械生物(如轿车可变形为机甲)。
形态记忆:
载体改造,如武器加装会被永久记录,后续重构将复现该状态。
神经接口:
驾驶舱内生成生物神经网络,直接连接驾驶员中枢神经系统,实现意念操控。
能源吞噬:
每小时消耗5吨标准燃料或等效能源,燃料耗尽后十分钟或者静止十分钟恢复初始流体状态。
异常效应:
驾驶员湮灭:
当载具停止运行或能源耗尽,驾驶员会从驾驶舱内消失。舱内残留的生物组织经dna比对均与驾驶员有关(参见实验记录585-03)。
未知组织生成:
停用后的驾驶舱内出现平均质量1。7kg的类器官组织,其基因序列与任何已知生物不匹配。
发现记录:
21██████,德逊工程公司在哈干沙漠矿井发现s-p-585。
将其装载至重型运输车(车牌号ae-337)返程途中触发附着效应。
重组后的载具s-p-585-1在沙漠行驶5分17秒后燃料耗尽。保护伞回收小队在开启的驾驶舱内发现:
驾驶员█████的工牌且表面覆盖未知粘液。
3。2kg类脑组织。
无任何人类残骸。
实验记录585-03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