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农女发家记txt > 第八章 我要买肉去(第1页)

第八章 我要买肉去(第1页)

两个人在肉摊看着五大三粗的肉铺老板,自古以来卖肉的就没有瘦的,杨秀宁问:“老板,肉怎么卖的?”“肥的二十文一斤,瘦的十五文,这种肥瘦相间的十八文。”肉铺老板指着案子上的肉说。

这里的人因为缺少油水,所以喜欢吃肥肉,喜欢油大的!但是作为现代人,当然是喜欢五花肉啦!杨秀宁说:“老板,给我切五斤五花肉。”老板高兴的给切这肉,杨秀宁看着案子旁边的筐里面扔了一堆骨头,想着买回去放在菜里炖一下或者熬点汤也挺好的。

作为穿越人士必备的下水做法,杨秀宁是不会的,而且在她的记忆里,这边的人是会做下水的,不是人家不要的东西,作为穿越人士必备的金手指,她没有!流泪大哭!

“老板,你这骨头怎么卖的?”杨秀宁问,“这骨头肉不多,你要是都要这些你给十文钱吧!”老板一付很大方的样子说到,其实心里想这骨头是给自己狗留的,他家狗现在都不爱吃了,这还有人买,真好!

“老板,你这骨头这么干净,狗都不爱吃,还要十文,坑人呢吧!五文就嫌多。”杨永寿听的立马砍价。

“行行行,五文钱就五文钱吧,一共95文!”

杨秀宁把钱给肉铺老板,把肉和骨头装进自己带的筐里面。

两人带着买好的东西去找杨永禄,杨永禄己经将鸡蛋卖完,正等着他俩打算一起去铁匠铺看看。

杨永禄说:“你们可不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要去找你们了,我还得去铁匠铺看看呢!你俩都买点啥呀?不会把钱都花了吧?”

杨永寿和杨秀宁笑着看着杨永禄,杨永寿笑的很神秘的说“二哥,你猜我们买啥了?”

“你们俩买啥了?”杨永禄一边问的一边伸头往他们拿的筐里面看,先看到了那块五斤重的,五花三层的大猪肉了。“你。。。。。。你。。。。。。你们不会把钱都买肉了吧?谁家买肉买这多呀?”杨永禄生气的指着这两个人,气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二叔,没有买那么多,肉下面是骨头,就买了五斤肉。”杨秀宁赶紧说清楚。其实这个二叔人还不坏,就是耳根子软,啥都听二婶的。

“五斤也不少了,算了,买就买了吧,你爷奶也说让我买肉了,你们买了这老多,我就不买了。走吧去铁匠铺。”杨老二也不再多话,肉都买了说多了也没用,反正买了也是大家一起吃,家里也好久没见到油水了,之前吃肉还是大哥去世的时候家里办的丧事买下的肉。离大哥走也有一段时间了,日子总是要过的。

杨永禄赶着车带着两个人来到铁匠铺,让老铁匠看了一下旧镰刀还能修补一下吧,老铁匠反复的看了几下“不行了,这镰刀用的太狠了,你们换个新的吧,这个旧你们换个小点的铲子吧,回去挖个菜啥的能用。”杨永禄“大叔,您给我换了吧,再拿两个新的镰刀吧。新镰刀多少钱?”“新的五十文,你要是只要镰刀头,就用把手可以45文一把。”铁匠回复道。

“给我拿两把,不用镰刀把,我回家自己安一个吧。”杨永禄一边说一边把钱递过去。

拿上镰刀三个人就坐着牛车回家了。

刚到村口,就看道杨家的孩子远远的跑过来,双胞胎带着杨浩和杨安宁边跑边叫“爹,爹回来啦!”“大姐,大姐回得来啦!”来到牛车跟前,把他们抱到车上,杨永禄和杨永寿在车两边走着,看着杨秀宁给每个人发了一个糖人,几个小孩高兴地至喊:“谢谢大姐”“谢谢大姐给买的糖人。

没有哪个小孩子是一个糖人收买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是两个。

你个高兴的吃着糖人,到了家就下地不进家里,跑着去跟小伙伴显摆去啦。

几个人到家,柳氏和周氏走出正房,周氏笑着说:“大丫,你们的乌米没卖出去吧,正常,买卖怎么是那么好做的呢,你二叔也是卖鸡蛋还行,你的乌米又不同鸡蛋。”

杨秀宁拎下车上的筐,柳氏看到了接过她手里的筐,看到里面的东西不是乌米,而是五花三层的肉,惊呆的说:“你们的乌米都卖了?卖了多少钱?”

杨秀宁笑容灿烂的说:“都卖了,还买了这么五斤肉,底下是骨头。还给弟弟妹妹买了几个糖人,几个人没进家门,拿着糖人去玩了。”

说着拎着肉去了东屋,老太太坐在炕上,正在用针线穿茄子片,可以看出妯娌两个人刚才在跟老太太切菜,准备晾茄子干。

杨秀你直接把筐放炕边上,给老太太看“奶,你看我买的肉,咱们今天吃饺子吧,家里好久没吃了。”老太太看着筐里的肉说:“你这乌米卖了,挣点钱都花了吧,没少买肉呢,行,那就吃饺子,咱就一天也吃点好的,老大媳妇你去菜园子摘一个角瓜、老二媳妇你去揉面,咱们一会儿包饺子吃。”

杨秀宁和杨永禄也高兴的跟着出去,一说吃肉啥也顾不上说了,只想快点吃到肉。

杨永禄也走进来,准备卖鸡蛋的钱给杨老太太说:“娘,这时这次卖鸡蛋的钱,肉是大丫他俩花钱买的,我就没买,还买了两把镰刀,那连个旧的铁匠说不能用了给换了个铲子。”一边说着一边把钱给递给老太太。

“他们那乌米好卖吗?卖了多少钱?买这么多肉!”老太太接过钱问着二儿子。

“太好卖了,大丫可真能说,去了就说这个乌米什么集天地精华,能增强体魄,还能让人变聪明。一会就让人抢着买完了。他们的乌米比我的鸡蛋卖的都快,看的我都想卖乌米了。大丫怎么这么能说呢,原来还没发现她这么会忽悠人。”杨永禄有点羡慕的说。

杨秀宁抱着角瓜进来,看到老太太一个人还在炕上弄茄子片,“奶,我爷呢?我回来咋没看到他呢。”

老太太说:“他去村长家了,跟他们说一下过几天收麦子呀,提前打个招呼准备秋收呢”村里就是这样,谁家准备秋收的跟说一下,有估摸不好秋收时间的,可以跟着一起就收了,杨老头在村里最会种地的那一拨,再加上还有一个在镖局做活的儿子,所以在村里比较受尊敬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