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了齐浩然转战到另一边,才要开口的小宝咽回问题,父皇有正事要做,不能打扰,他转头看向母后和婶娘。
做菜是厨房里的事,母后和婶娘会下厨,应当父皇和叔父更了解这些才是。
主意一定,小宝牵着小熊的手前。
齐修远见状松了一口气,招手让齐浩然坐下,他倒是真有正经事和齐浩然说。
太子受封典礼结束,齐浩然他们要准备去黔南了,毕竟边关也不能无主帅太长时间。
而现在已九月旬,如果不尽早启程,天气一冷更不好走了,但小夏氏也快要生产了,这时候显然不好南下,而范家情况特殊,算夏姨母现在想通了,他们也不敢单独将小夏氏留在京城,万一范思把孩子接到范府,再想带出来难了。
齐修远因为身份原因,不好插手范家的事,所以他道“先让子衿留下,黔南的事你先多分担些,而且,我给子衿找了个大夫,对方年事已高,不好离开京城,正好让他这段时间养养身体。”
“子衿会答应”他可是个工作狂,片刻清闲不下来的。
齐修远笑道“我自有办法,你只管将黔南的事管好行,他也不是天生爱劳碌,说到底也都是被我们兄弟给逼的,要不是我们这儿太缺人”
论起享受,兄弟俩加一块都不及范子衿一半,但这几年他苦行僧似的工作,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他们兄弟的基业。
。。。
第758章 用人
穆石齐浩然他们更早启程,在太子受封典礼后第二天,齐修远将诸位封疆大吏集到宫里开了个座谈会,会,齐修远表达了对他们的信任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到边关继续发光发热,为国效力,特别是对代表袁将军来京的袁照小将军,齐修远一再强调了袁家军在抗金战争做出的卓出贡献,希望他回去后代皇帝和大齐向袁将军表示崇高的敬意。匕匕首发Ыqi
被召进宫的将领见皇帝没有卸磨杀驴的意思,隐隐还透出要精养兵,勤练兵,收复被西夏和大金所占故土的意思,所有人都觉得豪情万丈升起,兴奋不已,恨不得立时跪下表示愿为皇肝脑涂地。
皇见状满意,提起军常见的吃空饷和侵占士兵粮饷的情况,皇帝道“士兵为军队根基,你们都是随朕出生入死将领,也都当过小兵,应当知道士兵有多苦,大齐刚立,万里长城不过才打了根基,谁若是敢贪吃空饷,克扣士兵粮饷,毁坏我大齐的根基,哪怕他是朕出生入死的兄弟,朕也绝不容情”
皇说完,“砰”的一下砸了手的酒杯,众臣立刻在坐席跪下,齐浩然同样恭敬的跪着,道“皇,臣等必不负皇,不负大齐,不负士兵”
“臣等必不负皇,不负大齐,不负士兵”声音响彻云霄,回荡在皇宫回廊。
齐修远“嚯”的起身,拿起另一杯酒,举道“众卿只要不负朕,朕,也必不负众卿”
知道齐修远重诺的将领隐隐都有些激动,虽不知齐修远当了皇帝后变了没有,但他以前重守信诺,此时既然刚当群臣的面许下这样的诺言,又让史官记下起居注,那有八成的可能。
这如何不叫他们激动
武将最怕的是什么
一个是没仗打,良弓被藏,二是遭帝王忌讳,兔死狗烹,史建朝后被清算的武将有多少
数都数不清楚,哪个皇帝在登基前不是许下重诺有善终的,自然也有连累一族的,但不管是立下万世功业,还是与皇帝关系良好,在建朝后皇帝依然倚重立下大功将领的很少,多数是提拔副将或新人为将领分他们的权。
荣郡王独自带了这么多将领驻守岭南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培养新将领
可现在看来,皇帝或许有提拔新将领的意思,但也并没有雪藏他们的倾向,倒像是为收复故土培养更多的士兵。
钱财虽好,却没有权势重要,有权有势后多的是捞钱的法子,皇帝说的也对,要是克扣士兵激起兵乱,不仅他们不保,只怕连家人都要受牵连。
只要皇帝肯用他们,还愁钱财花用吗
更何况,大齐穷啊,现在军除了士兵的粮饷还真的没有什么可贪的,总不能去贪军备吧,他们守着边关,现在边境还不算稳定,要是贪了军备,那跟自杀差不多了。
本来担心此次进京会是鸿门宴的将领纷纷高兴起来,和皇帝表达他们的忠心。
袁照也抬头偷偷地看了一眼座的齐修远,眼角的余光瞄向齐浩然,见他依然恭敬的低头跪在下方微微叹了一口气,真是造化弄人,谁能料想当年见了他都要恭恭敬敬叫一声袁照兄的齐修远能当皇帝
他本身的威望在那儿,加齐浩然的支持,大齐的江山三十年内是不会出问题的,那他呢
一辈子在袁将军镇守国土吗
他身为将领,镇守国土是理所应当的,可别人镇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