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四合院一人纵横_ > 第2617章 麟趾呈祥172(第3页)

第2617章 麟趾呈祥172(第3页)

林羽心中一痛,连忙跟着李修远走进御书房。只见皇帝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他看到林羽,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吃力地伸出手:“林羽……你来了……”

林羽连忙跪倒在床边,握住皇帝的手:“陛下,臣回来了!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啊!”皇帝虚弱地笑了笑:“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如今朝中……人心浮动……张谦他们……一直想把持朝政……朕担心……朕百年之后……大景会陷入混乱……”

林羽心中一紧,说道:“陛下放心,有臣在,定不会让张谦等人得逞!臣会辅佐太子,维护大景的稳定!”皇帝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份遗诏,递给林羽:“这是朕的遗诏……朕已将太子托付于你,待朕百年之后,你需辅佐太子登基,肃清奸佞,保大景江山稳固。”林羽双手接过遗诏,只觉这薄薄的纸张重逾千斤,他重重叩首:“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看着林羽,眼中露出欣慰之色,随后便缓缓闭上了眼睛,呼吸渐渐停止。御书房内,哭喊声瞬间响起,李修远等人跪倒在地,悲痛不已。林羽强忍着泪水,将遗诏小心翼翼地收好,起身说道:“诸位大人,陛下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务之急是护送陛下灵柩入太庙,同时拥立太子登基,稳定朝局。”

众人闻言,纷纷擦干眼泪,点头称是。林羽当即下令,封锁皇宫消息,防止有心人趁机作乱;同时派人前往东宫,请太子前来御书房。太子赵珩年仅十六岁,自幼聪慧,却从未经历过如此大事,得知父皇驾崩,早已泣不成声。林羽上前搀扶着他,沉声道:“太子殿下,如今不是悲伤之时。陛下将江山托付于您,您需振作起来,肩负起君王的责任。”

赵珩看着林羽坚定的眼神,渐渐止住哭声,点了点头:“林大人,朕听你的。”在林羽和李修远的护送下,太子前往太庙,祭拜祖先。随后,林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召集文武百官在太和殿集合,宣读了皇帝的遗诏。百官们听闻皇帝驾崩,无不悲痛,但见太子在场,又有遗诏为证,也只得纷纷跪拜,高呼“吾皇万岁”。

然而,就在太子准备登基之时,户部尚书张谦突然站了出来,高声说道:“陛下驾崩仓促,遗诏真伪难辨!太子年幼,恐难担大任。依我之见,应先请太后垂帘听政,待太子成年后再登基不迟!”张谦身后的几位保守派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太和殿内议论纷纷,局势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林羽心中一凛,张谦这是想趁机把持朝政,扶持太后,从而掌控大权。他当即上前一步,厉声说道:“张大人此言差矣!遗诏加盖了陛下的玉玺,岂能有假?太子虽年幼,但聪慧过人,又有陛下亲自教导,早已具备登基的资格。太后深居后宫,从不干涉朝政,张大人此举,莫非是想挑拨皇室关系,图谋不轨?”

张谦脸色一变,反驳道:“林大人休要血口喷人!我只是为了大景江山着想,担心太子年幼,无法应对朝局。”林羽冷笑一声:“为了大景江山?张大人若真为江山着想,就该遵奉遗诏,拥立太子登基,而不是在这里煽风点火,制造混乱。陛下在世时,你多次弹劾我在边境的举措,如今陛下刚驾崩,你又跳出来反对太子登基,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林羽的话字字诛心,张谦被问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李修远等开明派官员也纷纷站出来,支持林羽,指责张谦图谋不轨。百官们见张谦理屈词穷,又有林羽和李修远等人支持太子,也纷纷倒向太子一方,高呼拥立太子登基。张谦见大势已去,只得不甘心地闭上了嘴,跪倒在地。

在林羽的主持下,太子赵珩顺利登基,改元“永熙”,尊太后为皇太后。新帝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任命林羽为内阁首辅,辅佐朝政;任命李修远为礼部尚书,负责国家礼仪和外交事务。林羽凭借着皇帝的遗诏和百官的支持,正式掌控了朝政大权。

然而,张谦等人并未善罢甘休。他们表面上臣服于新帝,暗地里却在密谋推翻新帝,扶持其他皇子登基。林羽深知,张谦一日不除,朝局便一日不得安宁。他开始暗中收集张谦等人的罪证,准备一举将他们铲除。

不久后,林羽收到密报,说张谦与北方的一个藩王暗中勾结,准备在新帝祭天之时发动叛乱,夺取皇位。林羽立刻召集李修远等人商议对策。李修远担忧地说:“祭天仪式就在三日之后,时间紧迫。张谦手握户部大权,又与藩王勾结,我们若是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战乱。”

林羽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首先,要加强皇宫的守卫,防止张谦的人混入皇宫;其次,派人前往藩王的封地,传达新帝的旨意,安抚藩王,同时暗中监视他们的动向;最后,在祭天仪式上设下埋伏,等待张谦等人自投罗网。”

众人纷纷点头,按照林羽的计划开始行动。林羽则亲自前往户部,以检查账目为由,牵制张谦的行动。张谦见林羽突然前来,心中有些不安,但也不敢拒绝,只得陪同林羽检查账目。林羽一边检查账目,一边与张谦周旋,暗中观察他的动静。

祭天仪式当天,新帝赵珩在百官的簇拥下,前往天坛。天坛周围早已布满了林羽安排的侍卫,暗中监视着每一个人的动向。张谦果然按照计划,带着心腹之人来到天坛,准备在仪式进行到一半时发动叛乱。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动手之时,林羽突然一声令下,埋伏的侍卫们一拥而上,将张谦等人团团围住。

张谦大惊失色,高声喊道:“林羽,你竟敢谋反!”林羽冷笑一声:“谋反的是你!你与藩王勾结,妄图在祭天仪式上发动叛乱,夺取皇位,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好说?”随后,林羽拿出早已收集好的罪证,当众宣读。百官们听了,无不愤怒,纷纷指责张谦。张谦见罪证确凿,无力反驳,只得束手就擒。

随后,林羽派人前往藩王的封地,将与张谦勾结的藩王擒获,押回京城审判。经过审讯,张谦等人对谋反之事供认不讳。新帝赵珩下令,将张谦等人斩首示众,抄没家产;对参与谋反的藩王,削去藩位,贬为庶民。至此,朝中的保守派势力被彻底肃清,朝局终于稳定下来。

朝局稳定后,林羽开始辅佐新帝推行改革。他首先从吏治入手,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严惩贪官污吏,选拔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员担任要职。同时,他还改革赋税制度,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在商业方面,他扩大互市的范围,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军事方面,林羽任命周将军为兵部尚书,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在边境地区修建防御工事,加强对边境的防御,防止外敌入侵。在文化方面,他重视教育,兴办书院,培养人才,同时组织学者编撰史书,传承文化。

在林羽的辅佐下,新帝赵珩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君主,大景王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然而,林羽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国家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这天,林羽正在内阁处理政务,突然收到一份来自西域的奏报。奏报中说,西域的一个名为“回鹘”的部落最近崛起,统一了西域的多个部落,建立了回鹘汗国。回鹘汗国的可汗野心勃勃,不仅拒绝向大景王朝朝贡,还多次骚扰大景王朝的西域边境,掠夺边境百姓的财产。

林羽看完奏报,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西域是大景王朝的重要屏障,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若是回鹘汗国继续壮大,不仅会威胁到大景王朝的边境安全,还会影响到丝绸之路的畅通,阻碍国家的经济发展。

他当即召集文武百官,在太和殿召开会议,商议应对回鹘汗国的对策。兵部尚书周将军说道:“回鹘汗国刚刚建立,国力尚未稳定,我们应该趁机出兵,一举将其消灭,以绝后患。”

礼部尚书李修远则说道:“不可!西域地区环境恶劣,路途遥远,若是贸然出兵,不仅会耗费大量的粮草和兵力,还可能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依我之见,我们应该先派使者前往回鹘汗国,与他们进行谈判,劝说他们向大景王朝朝贡,停止骚扰边境。若是谈判失败,再考虑出兵也不迟。”

百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支持出兵,有的支持谈判,争论不休。林羽沉思片刻,说道:“诸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回鹘汗国刚刚崛起,确实存在不稳定因素,但也不可小觑。贸然出兵风险太大,而单纯的谈判也可能无法解决问题。依我之见,我们应该采取‘文武并用’的策略。一方面,派使者前往回鹘汗国进行谈判,许以好处,劝说他们归顺大景王朝;另一方面,加强西域边境的军事防御,增派兵马驻守,做好出兵的准备。若是回鹘汗国愿意归顺,我们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解决边境问题;若是他们不愿意归顺,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应对他们的挑衅。”

新帝赵珩点了点头,说道:“林大人的建议甚合朕意。就按照林大人的建议,派使者前往回鹘汗国进行谈判,同时加强西域边境的防御。”

随后,林羽挑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任命他为使者,前往回鹘汗国进行谈判。同时,他下令让周将军调派两万兵马,前往西域边境驻守,加强防御。

使者抵达回鹘汗国后,受到了回鹘可汗的接见。回鹘可汗态度傲慢,对大景王朝的使者不屑一顾,拒绝向大景王朝朝贡,还扬言要率领大军攻占大景王朝的西域边境,夺取丝绸之路的控制权。使者见谈判无望,只得返回京城,向林羽禀报情况。

林羽得知谈判失败,心中并不意外。他知道,回鹘可汗野心勃勃,不可能轻易归顺大景王朝。他当即下令,让周将军率领驻守在西域边境的两万兵马,做好战斗准备,同时调派三万兵马前往西域,支援周将军。

周将军接到命令后,立刻率领兵马前往西域边境,与回鹘汗国的军队展开了对峙。回鹘汗国的军队虽然勇猛善战,但大景王朝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又有周将军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指挥,双方在边境地区展开了多次战斗,互有胜负。

战争持续了一个多月,双方都伤亡惨重。林羽深知,长期的战争对国家的发展不利,必须尽快结束战争。他开始仔细研究回鹘汗国的情况,寻找他们的弱点。经过研究,林羽发现,回鹘汗国虽然统一了西域的多个部落,但部落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很多部落都是被迫归顺回鹘汗国的,心中对回鹘可汗并不服气。而且,回鹘汗国的经济主要依靠畜牧业和丝绸之路的贸易,若是切断他们的贸易通道,将会对他们的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林羽心中有了计策,他当即下令,让周将军一方面继续与回鹘汗国的军队对峙,牵制他们的兵力;另一方面,派使者前往回鹘汗国的各个部落,许以好处,劝说他们脱离回鹘汗国,归顺大景王朝。同时,林羽还下令,封锁丝绸之路的西域段,切断回鹘汗国的贸易通道。

周将军按照林羽的计策行事,派使者前往回鹘汗国的各个部落进行劝说。那些原本就对回鹘可汗不满的部落,在大景王朝的利诱下,纷纷脱离回鹘汗国,归顺大景王朝。回鹘汗国的实力瞬间削弱,军心也变得动摇起来。同时,丝绸之路的封锁,使得回鹘汗国的经济陷入困境,百姓们怨声载道。

回鹘可汗见局势越来越不利,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若是再这样下去,回鹘汗国迟早会灭亡。他不得不再次派使者前往大景王朝,请求与大景王朝议和。

林羽见回鹘汗国主动求和,心中大喜。他与新帝赵珩商议后,决定同意与回鹘汗国议和。双方在西域边境的一座城池中举行了议和谈判,最终达成了和平协议。协议规定,回鹘汗国向大景王朝称臣,每年向大景王朝朝贡;大景王朝则承认回鹘汗国的存在,允许他们在西域地区发展,同时开放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与回鹘汗国进行贸易往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