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现自然界中的气,乃是万物生长、运行的根源所在。
于是,他决定以这些自然之气作为源泉,
来凝聚一枚前所未有的武丹。
不知过去多久,一枚包容万物且无比厚重的武丹,
在大禹体内应运而生。
令人感到诧异的是,这种武道修炼之法,
向来只有人族历任共主才有修习,
至于大禹究竟从何处得到如此珍贵的传承,却无人知晓。
不过,当大禹沉浸于武道修炼之时,
他的眼眸中偶尔会闪过一丝带有暗影之力气息的黑光。
或许正是因为大禹身负大气运,
所以才能够在武道修行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
话说回来,在治理洪水这件关乎民生大计的事情上,
大禹可谓是尽心尽力。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
他已经对导致洪水泛滥的各种因素了然于心。
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根治这肆虐已久的洪水之灾,
就必须首先铲除隐匿在其中兴风作浪的水妖一族。
而此时的大禹,由于其武道修为日益精进,
对付那些水妖已然是易如反掌之事。
不仅如此,大禹还充分汲取了前人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
提出了“堵不如疏”这样一个极具开创性的理念。
基于此,他率领着众多族人,采用疏导的方法,
巧妙地引导着汹涌澎湃的洪水,朝着大海的方向奔腾而去。
在此期间,大禹等人并没有闲着,
他们不辞辛劳地对洪水肆虐过的附近地貌,
展开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整改工作。
他们开山辟路,挖渠引流,
使得原本被洪水冲毁得面目全非的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所以,治水的工程巨大,花费了时间也在往后蔓延。
为了加快治水的进度,大禹以镇压山河之意,
以“鼎”为自身武道法相。
根据人族疆域,他又将其划分为九州之地。
作为每一州地所需镇压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