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跑马,可垂钓,可泡温泉,可赏四季花卉,园林风光,还提供膳食茶点,定期让徽春班过去唱戏。
有富裕人家想请客办宴席,也可以承办,类似后世的庆典公司。
总之就是吃喝玩乐一条龙,王孙贵族们到普通富户,都可以进去游乐享受。
就一般人家,赶上春暖花开,秋桂飘香时节,也能买张门票,进去消遣一二。
还可以随季节时令,举办各种庙会游园活动。
总之惜宁脑子里全是点子,经营方略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
不过这园林投资数额太大,不像京韵楼,主要卖点是徽春班,小投资撬动大收益。
建一个这样的温泉庄园,投入起码得数万甚至上十万两银子吧?
惜宁有些踌躇,明明知道是个商机,却因势单力薄,不敢轻举妄动。
她缺人手,特别缺。
这也是惜宁要收拾李氏的原因之一。
把李氏解决了,吴二舅惜宁就可以用。
比石林更可靠,更好使。
毕竟是自家舅舅,日常商量事情,都方便些。
吴二舅科举不成,但他擅长算学,原主幼年算学就是他启蒙的。
等惜宁穿过来后,时不时地在吴二舅面前展露一点算学天资,逗得他一愣一愣的,是惜宁小小的恶趣味之一。
因为这份才能,吴二舅科举不成,很轻松找到个账房先生的活,且颇受东家倚仗与信任。
他不但做账分明,字也写得好,立个契书去衙门办个事,都有模有样的。
毕竟父亲是两榜进士,从小家学渊源,饱读诗书。
人也朴实可靠,没那些歪心眼子。
要换了个人,做这么些年,早就要挟着东家涨月银,或者水往高处走换东家了。
吴二舅却十年如一日,在这茶叶铺子里拿着三两的月银。
最近一两年,不堪李氏之彪悍,甚至住到铺子里去,连看门打杂的活都给干了。
惜宁忍不住叹息,真是浪费人才,大材小用。
她要把吴二舅收到身边,做自己的大账房。
如此也算相得益彰,她有了个得力可靠又能让十四爷放心的心腹。
吴二舅也能过上他本该有的体面大少爷日子。
可李氏一日不除,惜宁就一日不敢用二舅。
好在没过多久,小九子派去盯着李氏的人,有信儿了。
这信儿可真吓人,李氏不但有个相好的,那相好的还撺掇着她,把吴二舅毒杀了,好霸占吴家的宅院与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