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气期的太空步倒是早就练熟了,只是没有法力支撑,作用就有限得很,也就类似于小说中所说的轻功或步法。
嗯,其作用类似于《天龙八部》中的“凌波微步”。
吴祺仁把《魂刺》、《太空步》和《混元锻神诀》并列为必修术法的首选,一攻一防两个手段就有了。
另外就是神识了,神识相当于雷达,这是不论攻防都需要的辅助工具。
三者一配合,吴祺仁放下心来,基本上防身是够用了。
第六个重点,灵气是什么?能不能人工制造出来?
记得前世初中的时候有门课,叫《自然》,是考高中必考的,总分150分,其实就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合在一起。
吴祺仁想起当年自然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小说中的武林高手都喜欢在水边练武,因为水边的负离子比其它环境要多得多。”
想起这句话,是因为吴祺仁脑子里想着事,不知不觉走到海边。他没有感觉到灵气有明显的增幅,但就是想到了多年前自然老师的那句话。
前世地球的修行者,大致是经历了从修仙,到修真,再到练武(内家拳),再到现在少数人练内家拳,而多数人练外家拳这么一个过程。
很明显能看出来,这同时也是一个灵气逐渐凋敝的过程,看小说我们会发现,国人的武力,是越来越低了。
《越女剑》一人屠三千,如杀鸡戮狗,到《隋唐演义》,第一好汉李元霸,就是手持千斤武器了,再到《杨家将》和《天龙八部》,发现乔峰在聚贤庄也就只能打百八十个了。
而描写同时期的《三侠五义》,南侠展召和北侠名字忘记了,貌似也就只能打十几个?
明末清初的《七剑下天山》更不如了,武林高手也就打打普通人,稍微碰到个练家子,就杀不死人了。
所以,当代练外家拳的,其实跟普通人已经没多少区别了,只是练了个拳法而已,他们跟普通人一样,用的是“力气”。
而现代练内家拳的,他们用的是“内力”
古代练内家拳的,小说家们说他们用的是“真气”
而修真的炼气士,用的是“法力”或“灵力”,而灵力源自“灵气”。
道家典籍记载自宋以来未有成金丹者,也符合小说对唐宋武力的描述,所以唐末宋初就是灵气浓度断崖式下跌的阶段。
也就是说,练武和修真,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那么既然负离子对练武有用,对修行有没有用?会不会所谓的天地灵气,就是负离子?
负离子那可是能够人工制造的哦,这个课题需要研究一下。
从此联想开来,吴祺仁想起前世曾经看过的仙侠小说,曾经有一本是这么设想的:灵气,就是暗物质。
那么这个课题,也可以研究一下。灵气就是暗物质吗?
暗物质能不能人工制造出来?
好像前世的地球当时是不能,科学家连捕捉都难。
第七个重点,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也,而反者道之动也,是故阴极而阳生,否极而泰来。
很多人一听到阴阳二字,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阴阳合欢之类的,其实阴阳指的是事物的正反两面。
男女是阴阳没错,但上下也是阴阳,古今亦是阴阳,左右、东西、内外、矛盾、大小、贵贱,皆阴阳也。
阴阳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
是不是很熟悉?
嗯,就是高中政治所学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了,内因和外因也是一对阴阳,所以无法理解阴阳的读者,不妨以高中所学之内、外因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