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小一辈,除了韩东,还有大伯父韩建国的儿子韩曼良,大姑父侯卫民的儿子侯坤、女儿侯小英,二姑的儿子郑同,小姑的女儿萧贝贝。这些人中,侯小英、萧贝贝都还在读书;韩曼良在开公司。
而韩东、侯坤和郑同都在从政,当然三人之中,韩东是混得最好的,不仅级别最高,名气也最大,也最为韩老太爷看好。原本侯坤和郑同两人,都是比韩东早几年从政的,他们两人一开始都是从中央的部委里面干起,但是效果却不怎么样。也正因为这样。韩老太爷才会将韩东从燕京大学弄出来,并且直接安排到西川省荣州市这样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从现在的效果来看,这样的安排却是最好的,韩老太爷也对韩东的表现极为惊讶和满意。
一家人围坐在韩老太爷的身边,聊着各自身边的事情,场面倒也有些热闹。大家虽然都是亲人,但是平时是很难得走到一起,就算是大过年的,一家人也就能够相聚一两天,然后大姑父侯卫民、二姑父郑泽华、韩东的父亲韩政,都要各自回到各自的岗位去。毕竟他们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就算是春节期间,也不能像平常人那样放那么久的假期。
有老一辈的人坐在这里,特别是韩老太爷坐着,几个小一辈的人都小心翼翼的,不像在外面那么张扬。
“韩东,你在西川省干得不错啊。”二姑父郑泽华笑着道,“现在在省委组织部干着吧,不如你到辽东来,做点实际工作不是更好吗?”
韩东微笑道:“二姑父,我现在在西川省组织部干部二处工作,我觉得在组织部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跟基层工作,又是不同的概念。”
郑泽华点点头,道:“你说得倒也有理,你现在年轻,正好可以多去一些单位历练,对以后的发展更为有力。这几天,你多跟郑同聊聊,这小子要是有你一半开窍我就满意了。”
郑同原本在中央纪委干了一段时间,却没有什么好的表现,而且喜欢跟些二世祖搅在一起,因此郑泽华便干脆将他弄到了辽东省,放在眼皮底子下管着。现在郑同是辽东省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处的工作人员,级别还只是正科级,这还对亏了他这个担任省委副书记的老爸的缘故。
虽然韩东年纪比郑同等人都还要小一点,但是众人倒也不会小觑于他。毕竟韩东从九一年底到西川省以后,做出来的那些事情,件件都是具有着巨大轰动效应的事情,其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让人震惊了。虽然身为韩东的长辈,大家也都觉得换作自己的话,肯定也做不到他那么好。
另外,韩老太爷也已经表现出了对韩东的重视,从现在的架势看,很可能韩东就会成为韩系重点培养的第三代接替人,因此大家自然对他也十分地重视。
十二点钟。勤务人员将团年饭准备好了,然后过来请示。
“吃饭吧。”老太爷站起来道。
团年对华夏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团年就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以及对新的一年工作的安排,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关口。团年饭一共有准备了两桌,一桌主要是老一辈的人坐,另外一桌则是小一辈的坐着。
韩东走到旁边那桌去,正要在表妹萧贝贝身边坐下来,这时老太爷忽然道:“韩东,你坐这边来。”
“好的。”韩东也没有矫情,点点头,便走过去,在老太爷那一桌坐下来,不过却是坐在了末席,毕竟他混得再好,在众人之中,却只是晚辈而已。
不过即使这样,其他那些小辈也都还是满脸震惊,毕竟在众人的印象之中,这么多年了,每年团年的时候,老一辈、小辈子都是分开坐的,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小一辈的人和老太爷一起同桌过。而今天老太爷竟然主动招呼韩东坐过去,由此可见,老太爷对韩东确实非同一般啊。
即使是韩建国、郑泽华等人,心中也一震,进一步明白韩东在老太爷心目之中的重要位置,也由此可以确定韩东基本上是老太爷心目之中的第三代接替人了。
韩东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毕竟韩东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优势,又做出了那么多的成绩,也就是为了得到老太爷的重视和认可啊。
。
【谢谢朋友们的订阅,请继续支持一三五七九!!】
【390】 教教他们
【390】 教教他们
团年饭很丰盛,喝得酒是特供茅台。味道醇香无比,回味悠长。老太爷也破例喝起了酒,不过特护张姐却是在一旁告诫,不许超过二两,因此便用那种小杯子,一杯酒也就一钱多点。
韩东首先敬了老太爷一杯,祝他老人家身体健康。对于老太爷来说,身体健康,便是众人最大的期盼。毕竟老太爷在华夏国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近两年和南巡首长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即使是闲赋在家,但是在华夏国政体中的发言权却是很大的,每次中央开常委会,基本上都会邀请老太爷列席会议,充分显示出当前的领导集体对老太爷的尊重,只不过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情老太爷基本上都没有去而已。对于老太爷这种态度,南巡首长也十分地满意,曾多次拿老太爷的作风要勉励那些临到退休了而又有所不甘的老同志们,要向韩老看起,把心胸放开一些。
正因为这样。大家也就越发地希望老太爷身体健康一些,为大家正风挡雨的时间长久一些,这样整个韩系就会发展得越发地好。
而在众人心目之中,也都略略地知道,这些变化之中,韩东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自从韩东在荣州市写出了那三篇文章,正好契合了南巡首长的思想,再加上韩东后续的种种表现,也使得老太爷和南巡首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尽管是家宴,但是众人吃饭的时候,渐渐地就聊到了工作上面的事情。首先是韩政和郑泽华将各自的工作情况说了一下,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随后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
老太爷一般不怎么说话,不过他说话的时候,大家都注意听着,老太爷的话很简短,但是通常都是一语中的,将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剖析得简单明了。
这就是在华夏国政坛之中侵染了数十年,经过了无数风风雨雨的老一辈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