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有王家的亲戚,说:“胜利要是活着,肯定也能进城,他爸都给他安排好城里的工作了。”
有人反驳他:“你瞎说吧,我怎么听说安排的是镇上的工作,都没安排好呢,没个谱。”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不清楚,之后又感叹到王大发身上来,说:“村里出个人才还是好,能把村子其他人也带出去,以后咱们村藏龙卧虎,不得了了!”
“什么时候能把我们家的孩子也带出去,我们家那么多人在地里扒食,只要走出这一个都行。”
“回家做梦去,要带也是先带我家的。”
一个个哄闹起来,你推我搡,互相调笑,王建国站在人群中意气风发,心里不知道多得意。
他家也是要好起来了!
当初能选上村长,都是大气运,还是李勇带头给他投的票,现在又能把儿子送出去,他们王家也成了榆树村数一数二的大户。
别看王建国是个实诚人,其实心里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谁不想家族发展起来,后代辉煌腾达?
大家散掉后,王建国私下找到王建民,说:“你再把城里的事跟我仔细说说。”
王建民就跟他一五一十说了,王建国问:“你是说,轧钢厂的副厂长对李勇的态度都很好?”
“那何止,这个年头还真是有粮食能使鬼推磨。”王建民说。
“那也得有粮食。”王建国道。
两人嘀咕几句就散了,王建国回屋,没多久,一个响亮的苍老声音出现在外头。
“建国。”
“老太爷,您怎么来了。”王建国迎出去。
王老太爷拐杖驻地,敲得梆梆响,开口就问:“建国,你通过李勇把大发弄到城里厂子上班去了?”
王建国点头:“是有这个事。”
“好啊,都吃上商品粮了,建国,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把汉初家娃也弄一个出去?”
听到这,王建国就苦下脸:“老大爷看您说的是什么话,我跟李勇的关系有那么亲近吗,人情不是能说用就用的,咱们能给他家什么?”
王老太爷闻言低头:“是这么个理。”
“可是啊建国,李勇能打猎,现在正是他最有本事的时候,要是错过这段时间,以后可就没这么有用了,趁这个机会,让他把咱们王家都拉扯起来呀!以后就不用再那么辛苦种地,这个是整个家族起来的机会!”
王老太爷说的满面红光,王建国却冷下了脸:“你老爷子想的真是美,人家李勇就没有亲人了,就没有朋友了,还拉扯你家,我家大发都是祖坟冒青烟,那也是李勇跟他从小就玩的好。”
说着用力把他推出去。
老爷子哎哟直叫唤,说:“你小子,你不帮我,我自己找李勇去,我找他爸妈去!”
这事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很是热闹了一阵,过了整整一个月才消停下去,这会已经是12月多了。
没了这些事的热闹,大伙转移注意力,又看起麦田发起愁来。
“今年的雨好少啊,是个大旱年!”
“从夏天到秋天,从3月到12月,怎么还不落雨,明年不会还要饿一年吧。”
“咱们还能撑到明年吗,我家孩子就要饿死了!”
“我们这个地方不下雨,别的地方也不下雨吗,有没有看报纸的,看看全国其他地的报道。”
“我听我一个镇上的表叔说,其他地方也不下雨,今年所有地方都没有下雨。”
于是大家都沉默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沉闷的气氛在蔓延。
“熬吧,熬过去就好了,我就不信这贼老天,能干旱多久,它能干旱一年,能干旱三年吗,能干旱三年,它能干旱十年吗?我就不信干旱到100年,我就不信我真能饿死!”
最后,大家指着天咒骂,把泥巴狠狠地扔到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