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反手抓住老刘叔的手臂:“老刘,不行,不能违抗上面的指令。”
老刘叔摇摇头:“没事,有什么事情我担着。”
听到他的话,王建国愣住了,众人也都安静下来,没想到老刘叔会愿意出这个头。
这个责任很大,真要担起来老刘叔的位置肯定保不住了,甚至可能吃牢饭,吃枪子都有可能。
没想到他可以为村民做到这一步。
众人眼神复杂,刘安深吸了口气,说:“老刘叔,谢了,回头粮食多分你一些。”
或者就要喊大家上去搬粮。
就在这时,王建国忽然说道:“刘安,确定这些粮食够我们吃一年吗?”
刘安顿了下,看着那些粮食算起来。
王建国说:“肯定不够,今年的收成太少了,这些粮食平分在每个人家里别说一年了,半年都吃不到,可是如果把他们交上去,咱们继续吃食堂饭,只要全国其他地方有收成都会平均分下来,哪怕是跟去年一样了,咱们一人一口饭,也肯定饿不死。”
这就是平均的好处,旁边,李勇点了点头,王建国说到点子上了。
不得不说建国后,一个新兴勃发的国家,最好的地方就是没什么腐败,如果是古代尚且有一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就是粮食乃至资源分配的不平均,所以古代一旦发生大旱,或者灾害,其惨烈程度是远超于近现代的。
而这个时期的困难时期,却是资源分配无比平均,全国人们都在饿肚子,但是全国人们也都有一口饭吃,别说什么朱门竹门了,就连最顶上的人,也一样吃的很朴素呢!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是后世都完全不能比的。
当然集体有集体的好处,也有集体的坏处,那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因此可以说,如果这些粮食交上去,而国家其他地方有丰收的话,他们说也能跟着吃到好处,在公社食堂能多吃一些。
这一点村民们自然也都想到了,大家都犹豫起来。
片刻,王老太爷拄着拐杖走出来,舔了舔嘴唇问:“建国,你是说,如果国家其他地方丰收,咱们公社食堂有可能变成去年刚开始那样?”
王建国闻言点头,非常确定地说:“当然!”
他看向所有村民道:“去年你们都吃过公社食堂了,都知道食堂办饭的宗旨是什么样的,我说句实话,后面食堂办不下去,完全是因为国家缺粮,要是不缺粮食的话,肯定一直跟最开始一样。”
“要是跟最开始一样,我问问大家,你们想不想吃?”
闻言大家都舔了舔嘴唇,哪有不想吃的,一些人忍不住笑起来,回忆起去年开心吃饭的时候,大声说:“想吃!”
有一个人说,说的人就多了,大家都淅淅沥沥地跟上,说:“想吃,当然想吃。”
“要是能回到去年刚办食堂的样子,我现在饿死也愿意。”
“嗨,别说这种晦气话,去年那个行情,哪怕办不久,办上一个月也成啊,给我再吃一个月,我再饿一年也愿意!”
“嘿嘿嘿,我也愿意。”
“我也是我也是。”
众人都说起来,回忆起来都忍不住笑了,气氛变得轻松。
“所以,我们愿不愿意上交粮食?”
王建国循循善诱。
大家又犹豫了,可想起去年刚吃食堂的场景,便不再犹豫,一个个点头。
“行,赌了,我就不信全国像咱们一样这么旱!”
主要是今年他们村的收成实在太差了,上交粮食很难再吃亏。
“好呢,那咱们把粮食运到粮站去!”
王建国很高兴,快手一挥,王安已经叛变了,带头帮忙运粮食。
大家都很欢快,同样也只有两人面色不变,带着些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