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场取出介绍信的时候,授奖仪式马上就要召开。
他安稳的找到自己座位坐下,随后朝着周围环望,王濛、蒋子龙、王安忆、王建国、孔捷生都是他很熟悉的面孔。
其中,王濛注意到他的目光,和他对视在一起,那眼神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江弦咽了口唾沫,心知肚明,等会少不了要和王濛畅谈一番“寻根文学”
。
授奖仪式很快开始,江弦静静的听了一会儿发言。
很快轮到上台领奖,他与其他获奖的同志们一同站在台上。
巴金亲手为他授奖,并发表授奖词:
“《高山下的花环》通过描写边防某部三营九连指导员在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崇高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当代军人英雄形象,揭示了军队内部的矛盾和历史伤痛,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台下年轻作家们望着这一幕,那叫个心驰神往,看江弦那眼神儿都冒着光,跟看偶像似的。
大丈夫生当如是!
话说《高山下的花环》获得评选的第一名,这的确是所有人心服口服的结果。
去年《花环》所掀起的一场场阅读热潮,很多人至今历历在目。
包括《花环》发表以后传出的几件轶事,印刷厂女工逼江弦改稿、茅台酒厂赴京改文、万寿寺首长对江弦拜服。这每一桩、每一件,都是《花环》这篇影响力的体现。
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个第一名都评的当之无愧。
此外,江弦为路遥编发的《人生》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人生》创作途中,江弦和王卫国两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假话,已经传遍了文学界,很多作家们都清楚俩人之间的猫腻。
王卫国从丁凌手中捧过奖项的同时,朝着江弦的方向转过去,真诚的朝着他鞠了一躬。
江弦连忙也朝他躬了躬身。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如梦初醒。
原来评选的前两名都被他江弦一个人给包了圆儿!
如往年一样,授奖仪式结束以后还有个座谈会。
江弦作为今年的第一名,座位的位子都比前几年好了许多。
见到冯沐坐在他不远处的位置,江弦赶紧起身和他打个招呼。
冯沐一如既往的皱着眉头,看一眼江弦,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小江啊,你要走正道啊!”
“。”
江弦当然明白,冯沐说的是最近他提出的“寻根”
。
在冯沐这些前辈眼里,“寻根”
,这说法怎么听都有点离经叛道的味道。
“革命现实主义”
才是他们不可动摇的法典。
“冯老师,我不觉得一个‘寻根’,一个要向传统学习的口号,就不是走在正道上了。”
江弦一脸真挚的说,“我给您举个例子,就说法治,我们常说中国以前没有法,但是实际上,秦始皇时期就开始立法,法家在先秦时期就是名头很大的一个学派。
我翻过一些《宋律》和《明律》,像是耳熟能详的‘刑不上大夫’,经常被理解为大人物可以免罪,其实《宋律》不是这么解释的,它只是说给大夫治罪要符合礼仪,比如我不杀你,要求你自杀,赐你一条白绫,自己上吊吧,这就叫‘刑不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