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问:“小南,地里玉米全部枯死,和被他们挖走研究有什么区别?”
张兴善瞪了眼开口之人,呵斥道:“哪有那么多话,小南既然这样安排,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全都按照小南说的做就是了。”
顿了一下,他接着说:“玉米短时间内有不会完全枯死,等那狗屁专家不再进行研究,我们继续打水浇灌,玉米不就能活过来了吗?”
在场人都点点头。
特别是被安排给玉米浇水之人,早就注意到这一情况。
地很多,水井内的水有限,不可能一天就能给地里所有的玉米浇上水。
所有玉米浇完一道水,最少也要四五天。
等回头去浇第一天的玉米,长势就变弱了不少,可只要水浇下去,不要半个小时,原本开始卷曲,发黄的叶片就又伸展开,变得翠绿。
想到后续将出现的情况,张兴善继续交代道:“还有,那王磊要是安排人打水浇地,样子是要做。”
“但提到地里的水,最终能不能落在玉米上,可掌握在你们手里,而不是掌握在他嘴里。”
“如何做,不需要我教你们吧?”
虽然知道这样做具备一定的风险,但张兴善清楚确实只有这样做,才能免除更多玉米被挖走研究。
玉米只要没完全枯死,就还有挽救的机会。
但要是被挖走,想挽救都挽救不了。
确定村里人都明白后,陈南挥了挥手说:“先这样吧。”
“他们明天要是再来挖玉米,假意进行阻拦,实则谈妥每天挖走的数量,不要动手。”
“至于那王磊,不用管他。”
村里人相继离开后,陈南也回家。
要求村里人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将王磊赶走,另外一方面,陈南的计划是转移注意力。
事情虽然还没发生,但陈南能想得到,地里玉米全部出现枯死现象,赵东来等人放弃研究后,利用农场水将玉米救活,还是会引起注意。
得知玉米又活了,研究就还会继续。
不过等到那个时候,赵东来等人一打听就会意识到,石磨村地里的玉米长得好,其实和玉米本身没多大关系,和水有很大关系。
毕竟,没浇水之前,玉米都要枯死了。
浇了水,立马就生长得很好。
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水上。
只要不损伤庄稼,水这种地里冒出来的东西,他们想弄走多少陈南都懒得管。
农场水,就算给他们拿去研究,就当前的科技,恐怕也研究不出什么。
且因为是混合在正常的水里,不需要担心。
到家,陈南就从农场内取出木材,开始搭建木架。
鱼塘内的小鱼仔,繁殖能力很强,已经快要达到泛滥的程度。
活的小鱼仔,没办法运输去贩卖。
但就这样养着也不行,其余种类的鱼会被挤死,吃不到撒进去的玉米粒。
陈南忽然就想到了晒小鱼干。
将这些小鱼仔全部晒成鱼干后,就能轻松运输。
木架搭建好,一条条鲜活的小鱼就被取出来晾晒。
隔天早上九点多。
陈南正给晾晒的小鱼干翻面,张兴善忽然来到门口。
“小南,他们来了。”
“还来了一个当官的,点名要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