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朱由校的关系 > 第82章 拔剑上(第3页)

第82章 拔剑上(第3页)

“准!”

-------------------------------------

紫禁城坤宁宫里,已经五岁的皇长子朱慈煊被自家母后套上了个小包袱,里面是四本小学教科书。

今天,大明的皇长子要入学了。

而学校也和许多人猜测的一样,上元一小。

到了光烈六年,整个大明的官办小学已经突破一千五百所,在大明所管辖的每个县,都至少有一所。

入学人数超过四十五万,而且就在今年,第一批近五万名学生已经毕业。

这倒是大大缓解了各个学校在教师资源上的压力。

随着朱由榔在各个方面的改革推行,对于老百姓而言,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读书人越来越吃香了。

无论是企业里的账房、会计,还是兵学苑的学员,市舶司的文吏,还有小学里的教师。

只要你识字,能写会算,有的是机会。

反倒是人们对于科举的热衷,大大下降。

对此,《宁报》甚至还派人统计,写了一份新闻报告,刊登在版面上,引起广泛讨论。他们派人统计了光烈六年常州府考中秀才中的两百人,其中只有不到四成,愿意继续考举人,其余六成都表示,愿意直接去官府、小学或者是行社、公司就职。

最终体现就是,朱由榔和王芷发现,各地的小学除了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以外,居然还招来了一批额外的学生。

许多成年人也主动要求希望能够进小学学习两年,可这小学是面对少年人口开设的,这很让各地督学衙门为难。

甚至还出现了贿赂教师入学的现象。

原因很简单,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这年头,只要能写会算,很容易就能在官府或者行社企业里捞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即使参军,都可以直接参加兵学苑考试,成为基层军官。

这可比在酒肆、铁铺里给人当学徒强吧?

对此,朱由榔让督学司重新调整了政策。

小学中可以开设两种教学模式,对于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进行三年的免费教育,甚至还提供免费午餐。

而对于愿意求学的成年人,则采取收费政策,不过标准并不高,每年学费为一元,三年也就三个银元,加上教材,大概三元加两百钱的样子。

这个数字说高不高,但也不算太低,基本能够抵上成本,大概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四到五个月的收入。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踊跃报名,毕竟一旦学成,再去找工作,最多四个月,就能把三年的学费赚回来。

这样,也能让各地官办学堂能有一笔进项补充,维持经营。

当皇后王芷对朱由榔表示,长子朱慈煊该入学时,朱由榔都还有些茫然。

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已儿子都已经五岁了,从隆武二年在西逃路上折返以来,自已已经经历了六年惊心动魄,有波澜壮阔的岁月。

这样算来的话,自已也马上就要满三十岁了。。。。。。

年初,皇后王芷诞下了皇次子,被朱由榔取名为朱慈爝。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爝有火把之意,这也象征着朱由榔北伐的决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