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口中的老朋友就是于禁。
不到五日,万余大军就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平春城外。
看着城外高悬的“燕王”旗,于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旗号,是刘封?”
“刘封不是在江陵城吗?怎么会忽然出现在平春城外?”
“莫非是虞翻在虚张声势?”
于禁又惊又疑。
惊的是刘封忽然来到平春城不合常理。
疑的是虞翻第二次来平春城所说的话。
这期间。
于禁也的确派人去查探了石阳城动静。
虽然得知石阳城有大量旗号出现,但于禁并未在意,只当是虞翻在那虚张声势。
注视着那高悬的“燕王”旗号,于禁又有一种莫名的忌惮。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石阳一战,文聘被诛,于禁也被迫落荒而逃。
“不要慌。”
“这是虞翻在虚张声势。”
于禁再次将城外的汉兵归类于虞翻在虚张声势。
同时传令众军,避免将士因惊惧而疏忽了守城。
就在此时。
一将策马而来,高呼劝降。
“城头的听着,我乃燕王麾下游击将军方月,奉燕王之命,特来劝降。”
“燕王只让我问一句:尔等降还是不降?”
听着方月那铿锵有力的呼声,城头的魏军将士更是心惊。
人的名,树的影。
刘封这几年的威望如日中天,哪怕只是一个名号都足以震慑不服。
“真的是刘封来了?我们能守得住吗?”
“别慌。前将军说这是汉贼虚张声势之计,刘封人还在江陵城。”
“可城外的汉贼军阵齐整,不像是在虚张声势啊。”
“别猜了,慎得慌。都听前将军的。”
“前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
士卒惊惧,将校心忧。
看着左右的将士的反应,于禁的眉头不由紧蹙。
使了个眼神,副将大声回喝:“大魏勇士,岂能降伪汉狗贼?”
方月大呼:“你乃何人,竟敢大言不惭?”
副将大喝:“我乃前将军麾下副将鲍勇,方月小儿,你有胆子就来攻城,莫要逞口舌之利!”
方月大笑:“好!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