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三国我不是刘封神纹 > 第217章 曹丕中计曹休献阉版科举求票(第3页)

第217章 曹丕中计曹休献阉版科举求票(第3页)

若有人反对,则假托先帝都曾为了应变而唯才是举,提拔有能力为国征战之人。

如此,定能为陛下选出良才为国家征战。这些良才受陛下恩遇,就是陛下的门生。”

帛书是曹休抄录的。

其中过于“激进”的部分被曹休放弃了。

倒不是曹休想放弃,而是曹休知道即便不放弃也不顶用,反而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反噬。

相反。

更改后的“科举”,并不影响原有的九品中正制,假托恩科的方式,走一个偏门。

更像是曹丕想提拔一些亲信为己所用。

愿意走恩科这门路的。

世家大族瞧不上,中小士族及寒门士子绝对不会错过这机会。

曹丕越看越心惊:“文烈,这真是你想出来的?”

曹休面不红耳不赤,张口即来:“自然是臣想出来的!”

一旁的曹真听得迷糊,遂近前请看帛书。

待看了帛书内容后,曹真也是一脸的惊骇:“不曾想文烈竟有如此本事!能想出为陛下挑取贤士的策略,不愧为曹家千里驹也。”

看到曹丕曹真接连震惊,曹休更是得意。

曹休自然是不会承认这帛书的内容大半是刘封所撰,只要改动了一小部分,那也是曹休所撰!

不是百分百的抄袭,能叫抄袭吗?

更何况。

谁又会知道这内容不是曹休所撰?

除了刘封能证明,谁能证明?

就算刘封愿意证明,曹魏会有人信吗?

若没人打擂抢版权,那就是曹休想出来的!

“子丹,你认为文烈所献之策,可否施行?”曹丕看向曹真。

曹真沉吟了片刻,道:“尚书令的九品中正,虽然弊端不少,但能为陛下拉拢安抚各郡士族。眼下局势动荡,骤然改变取士制度,臣以为太急了。

不如改为《求将令》,就称‘伪汉屡屡犯境,陛下有意开恩科取士,名为武举,意在挑选善战勇士,为国征战,凡我大魏子民,不论尊卑贵贱皆可应试’。”

意思虽然没变,但表现方式变了。

其实就相当于是各玩各的,九品中正制的圈子不变,额外新增一个武举圈子。

只要将军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那么曹魏的皇权就不会被削弱。

单从这一点来看,曹真的想法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至于具体的实施上是否有变动,那就得靠时间来检验了。

曹丕综合了曹休和曹真的意见,心中定下了增设武举的念头。

“取士之事,容朕再思考。”

曹丕没有立即同意这个方案,而是转头问向了当前的局势。

“如今,刘封引江东兵马在淮南虎视眈眈,意在寿春;而刘禅又有亲征鲁阳的意图,朕虽然有意遣将与刘禅厮杀,奈何众公卿不肯。”

曹休的提议,曹丕其实很心动的。

毕竟。

若是能击败刘禅,那么刘禅的威望就会与日俱降,军事上就只能依赖于刘备的养子刘封。

功高盖主,兄弟猜疑,派系争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