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了刘晔的猜测后,众人再次陷入了沉思。
从理论上来讲,军国大事得以稳妥为主,刘晔的猜测显然更符合刘备势力的发展方向,
只不过。
从感情上来将,刘晔的猜测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刘备的性格。
对此。
司马懿提出了质疑:“刘备为人,极善弄险。当年汉中之战时,刘备在马鸣阁道兵败后又翻越更艰险的米仓山绕到阳平关后方,方有夏侯征西兵败之辱。
我以为,刘备或许会另谋机会取平春和义阳,必不会在此时取平春和义阳,极有可能会再行冒险。”
刘晔反问:“不知仲达以为,刘备还会走何处出兵?”
司马懿摇头:“不知。这也是我担忧的原因,我猜不到刘备的意图。”
能想到的重要关卡和城池,都分派了重兵把守。
司马懿苦思冥想,也想不明白刘备会如何冒险用奇。
隐约间。
司马懿又觉得自己似乎真的多虑了。
见众人不再开口,曹丕也有了最终决定。
“不论刘备意图如何,大魏寸土,都不能丢!”
随后。
曹丕下达了调度军令。
如令曹休和于禁固守平春和义阳,以守为主,不得擅自离开;
如令曹仁引许昌两万步骑驰援宛城,以守为主,不得擅自出战。
如令陈群筹集赋税粮草、征调役夫。
如令臧霸去找孙权索要粮草。
等等。
既然猜不透,那就以静制动!
在完成调度后,曹丕又带着众文武匆匆赶往许县,相较于洛阳,许县更适合策应各方。
宛城外。
刘封带着一千滇马骑兵,耀武扬威。
真要战场上比高低,这一千滇马骑兵是不如曹魏骑兵的。
然而。
宛城的夏侯尚和徐晃,不敢出城与刘封厮杀。
一者是刘封除了这一千滇马骑兵外,城外还有两万人的大寨,夏侯尚和徐晃在宛城也就五千步骑。
二者是刘封除了这一千滇马骑兵外,还有百余骁骑!
除了刘封自带的数十骑外,有赵云带的数十骑,有黄忠带的数十骑。
夏侯尚和徐晃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小觑刘封的滇马骑兵,没防到刘封、赵云、黄忠的百余骁骑。
尤其是这百余骁骑,一部分骑卒还装备了夏侯尚和徐晃不认识的“奇弩”,威力惊人!
就连徐晃都差点被诸葛连弩给阴了!
也就徐晃数十年历经生死,及时选择了避开,才躲过诸葛连弩的射杀。
不仅如此。
刘封那一千滇马骑兵,一个个也能“左右开弓”,更是人人背了一面大乌龟壳形状的大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