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三国我不是刘封神纹 > 第181章 曹丕调兵刘备的战略意图6k(第3页)

第181章 曹丕调兵刘备的战略意图6k(第3页)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曹丕亦知: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

眼下局势,曹丕不能亲往关中,需要曹叡以太子的身份前往关中以安雍、凉人心。

而钟繇在雍、凉也有不小威信,让钟繇跟着曹叡同往,更为周全。

至于一应册文、制宝、谒庙等礼仪,于战后再补,则是曹丕故意为之。

一者时间紧急,不容耽误。

二者曹叡若是表现不好,那自然也就不用再补礼仪了。

对于曹丕册立曹叡为太子的决定,公卿群臣没有反对,这原本也是陈群等人一开始的诉求。

立了太子,也就安了人心。

刘禅一路的隐患,暂时得到了解决,曹丕又将朝议的重心放到了宛城刘封和襄阳刘备处。

对此。

有的提出“陛下当亲临许县,以督宛城”,有的提出“应谴责刘备无端进犯”,有的提出“联孙权以攻其后”,更有甚者提出“调山阳公刘协入宛城劝刘备退兵”。

听着朝中公卿越来越离谱的方案,曹丕强忍不适,看向了还在沉默的司马懿、满宠、刘晔等人。

要论军事,依旧还是得专业的人来。

“仲达为何沉默不语?”曹丕点名。

满宠、赵俨、刘晔、蒋济等人,也是纷纷看向司马懿。

见众人望来,司马懿连忙行礼:“陛下恕罪。臣只是觉得奇怪,刘备虽然来势汹汹,但优势并不明显。

宛城地带也非江南河流交错的水域,刘备不仅没有水军优势,反而还有骑兵劣势。

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却来势汹汹,如存破竹之势,令人不得不生疑啊!

故而臣以为,刘备应该不是来与陛下决战的。”

经司马懿一提,刘晔亦有同感:“陛下,臣亦认为。刘备用兵多年,深谙胜败之数,定也明白双方的优劣。

即便刘备挟胜自矜,麾下善战如关羽、刘封等人也定会劝谏,如今却是汹涌而来,形迹极为可疑。”

蒋济提出假设:“有没有一种可能,荆州方向只是疑兵,刘备的战略重心在益州?”

满宠持不同意见:“刘备的兵马几乎都在荆州,益州兵力极少。

若荆州是疑兵,就意味着进攻陇右的刘禅,要以寡敌众拿下陇右诸郡且抵挡住雍、凉大军的反扑。

马超虽勇,但麾下无善战骑兵也难有胜机;诸葛亮虽智,但在绝对的兵力压制下也难有良计;刘禅虽是太子,但勇武智略都不如刘备的养子刘封。

纵是孙武再世,也无法助刘禅以寡弱之兵,横行于雍、凉之境,故而我以为,荆州绝不会是疑兵!”

赵俨提出另一个假设:“有没有可能,进攻陇右是疑兵,进攻宛城也是疑兵。就如刘封去年偷袭石阳一样,另有图谋。”

司马懿又道:“我也想过,进攻陇右的刘禅和进攻宛城的刘封都是疑兵,只是我猜不透,若两处都是疑兵,刘备的真正的意图又在何处?”

刘晔沉吟片刻,猜测道:“会不会是平春?先令善战的刘封引兵佯攻宛城,引平春的兵马去救宛城,而后遣别将走江夏出兵夺取平春,进而控制淮水上游的义阳。

平春和义阳若丢,淮水上游的关津隘口都会被刘备控制,不仅汝南无险可守,就连下游的寿春等地,也会时刻面临刘备的威胁。”

蒋济吸了一口气:“子扬的意思,刘备是想控制整个江淮,与陛下南北对峙?”

刘晔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孙权屡屡背叛刘备,刘备必存灭孙权的心思,一直拖着不灭孙权,是担心大军东进时,恐陛下扰其后方。

如今刘备已得襄阳和石阳,陛下对荆州的威胁减少大半,倘若刘备再得平春和义阳,固守山川险要就可以少量兵力就可以挡住陛下大军。

届时,刘备再以水军之利,顺流而下覆灭孙权与陛下争抢淮南。

彼时刘备又占据淮水上游便利,两路齐下,寿春难守。

夺了寿春,又可再东进徐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