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亲杨富镇姐弟三人,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
杨炚的大姑和小姑,从小就学习优异,最终一个做了老师,一个成为了公务人员。
在当地小县城里,也算的上略有社会地位。
至于杨富镇从小就没读书天赋,一直在老家务农,倒是娶了一个聪明勤快的妻子。
估计也是看在了他爷爷的面子上,才能有如此好运。
在杨炚十八岁之前,家里过得算不上贫困,可也达不到富裕的标准。
可在杨炚十八岁以后,老家马庄被划入了土地征收范围。
杨富镇这些年一直在村里务农,原本他家的土地就不少。
又从别人手里流转了不少土地,没想到马庄,一被划入开发的工业区。
土地立马升值,光第一波给的补偿款项。
就让杨家分得了不少的现金,更加别提分到的几栋楼了。
郑上校从档案上看到的记录,对于杨炚的形容就两个字“咸鱼”。
对于杨富镇的形容,只能用“好运”来形容。
先是头一波的土地征收,让他们家步入了有钱人行列。
这家人陡然而富,并没有像有的人,心态立马失衡,不是买豪车就是玩那些花花哨哨的。
杨富镇把分得的几栋楼,装修一下就出租了出去。
用剩下的现金又在另一个村子,买了不小的一块地,准备投资养猪。
可是,厂子刚一盖好,这片不小的厂房,又被划入了征收范围。
杨富镇被动拿到了,更多的土地征收款,这让他家的财富又翻了十倍不止。
杨富镇是个闲不住的,觉得养猪计划没有成功实施,也许是老天提醒他不适合这个行业。
他就又在另一个村子,买了一块更大的土地,准备建厂房养牛。
这次,还没等厂房盖好,一纸征地通知,就又送到了杨富镇手里。
就这样杨富镇的创业计划,再次无疾而终,财富又被动翻了几倍。
杨富镇认为自己在土地里,劳作了几十年种地才是老本行。
包了几座荒上,还有山脚下的大片土地,准备山上种植果树,山下土地种植粮食。
当所有手续办好,准备回归老本行的时候。
这次,到不是之前的土地开发了,可也差别不大,之前都是私人公司开发。
这次直接是国家征收,那几座荒山下面,竟然发现了品位不低的黄金矿石。
这还说什么,杨富镇只能拿钱走人。
杨富镇手里的钱是越来越多,多的让杨富镇都觉得害怕。
可是,他真正想干的事,却是一样都没有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