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您认为那两样东西,不是宋代烧制的?”
“对,我认为是金代的窑口……”楚琛把这么认为的原因简单的说了一遍。
听到这里,二蛋心里长舒了一口气,既然楚琛只是觉得断错了代,那就没关系了。随后,他就向楚琛竖起了拇指:“楚老师,您真厉害!”
那两件东西确实是从一个处金代的墓中挖出来的,但就算他们团队里的专家都不太能确定,楚琛能够看出来,而且还把理由说的头头是道,二蛋就觉得非常佩服楚琛的眼力。
楚琛笑吟吟的说道:“你之前也不知道那两件东西不对?”
二蛋笑道:“哈哈,是我那位朋友看出来的,不过他并不能够确定,这一点我可没骗徐老板。”
楚琛嘿嘿一笑道:“买古玩嘛,就是各凭本事,他心里既然有捡漏的想法,那也得要有打眼的准备嘛。”
二蛋笑着点了点头,暗自嘀咕道,那徐老板看着好像赢了,实际上是丢了面子又赔了里子,也不知道他知道实情的时候,会不会气的吐血。不过,这文化人就是阴险,今后可得记得少得罪文化人才行,不然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二蛋朋友家离的不远,没过十分钟就到了,这还是因为路不好,不然的话,都要不了五分钟。
二蛋的朋友名叫吕栓牛,农村起名就是这样,不是蛋就是牛,或者什么狗子、大石之类的,因为小孩取个贱名不生病好养活。
吕栓牛对于楚琛的到来非常高兴,相互介绍了一下,又客气了几句,就迫不及待的带着楚琛他们来到放那东西的屋里。
吕栓牛边走边叹气道:“哎,说起来,这东西在我家已经传了好几百年了,据说我家在这里落户的时候就存在,是个非常值钱的东西。我爷爷临死之前,还特意交待我爸,如果家里没遇到过不去的坎,这东西千万别卖。这次要不是我爸得了重病,我肯定不会卖的……”(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章 走马灯
许多做古董生意的,都是讲故事的高手,无论多么惊心动魄的故事,都能编的出来。特别是下乡淘宝,许多卖家就是用一些感人肺腑故事,来搏得买家的同情,从而让买家打了眼。
所以说,哪怕吕栓牛说的再可怜,楚琛心里也不为所动,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故事可以听,但要让他相信,只能先验证过东西的真伪才行。
吕栓牛把大家带到一间用来储物的房间,走到摆放在房间中央的一个古灯面前,说道:“就是这东西,你们看看吧,看中了,咱们再谈价钱。另外,提醒你们一下,看的时候可得小心一点,别把东西弄坏了。”
说完,他就站在古灯旁边,目不转睛的看着楚琛他们,那模样估计是真担心楚琛他们看的时候,会把东西给弄坏了。
楚琛笑着点头表示自己会注意的,随后就向古灯看了过去,其实,他刚进门的时候,看到了实物就知道,这个古灯其实就是平常人们说的走马灯。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仙音烛和转鹭灯、马骑灯,它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现在的走马灯就是在一个或方或圆的纸灯笼中,插一铁丝作立轴,轴上方装一叶轮,其轴中央装两根交叉细铁丝,在铁丝每一端黏上人、马之类的剪纸。
当灯笼内灯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剪纸随轮轴转动。它们的影子投射到灯笼纸罩上。从外面看。便成为清末《燕京岁时记》一书中所述“车驰马骤、团团不休”之景况。
在古代,走马灯的各面多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眼前这个走马灯,整体为圆形灯笼结构,形状和古代的宫灯有些类似。灯的高度就像二蛋说的那样,差不多一米六左右,而主体采用黄花梨木制作,制作工艺非常精湛,看起来古色古香,而且还保存的相当完整。
走马灯的灯罩是一层看起来微微有些发黄的纸罩。不过这纸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摸起来非常的坚韧,轻易应该不会损坏。
外表没问题,楚琛就准备看一看走马灯内部的情况,但由于这个走马灯比较高,就凭楚琛一米八多的身高,看起来也不太方便,于是他让吕栓牛又拿了一张凳子过来。
楚琛小心的站在凳子上,拿出强光手电就朝走马灯内部照了进去。
内部中间放着一根立轴。轴上方装一叶轮,中间放的是烛台,设计者考虑的很周道,还为烛台增加了一个装置。方便人们取出。这些都和正常的走马灯看起来差不多。
和其它走马灯不同的是,走马灯内部不是装的剪纸,而是又在立轴外围不同的位置。围了足足五圈纸,这些纸上看上去还刻着什么花纹。不过花纹比较淡,楚琛也看不太真切那些花纹到底是什么。只不过隐约觉得好像是宫女之类的人物,但又不太肯定。
其实,对楚琛来说,他现在到不在意纸上的花纹,而是那些纸张实在太奇怪了,最里面的一层都差不多能够达到现在生产的透明纸的程度,而且一层比一层透明,最外面一层,最外面一层都有薄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