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鉴宝人生5200 > 第473部分(第2页)

第473部分(第2页)

费老笑着解释道:“痕迹还是有的,只是并不明显而已……”

说着,他把古琴翻过身来,指着铭文的部位解释了一番。

对于铭文这一点,楚琛也觉得很是惭愧,因为有了异能的判断,再加上铭文刻的又是金文,而且改刻的痕迹处理的很好,于是他也没有想到列子是楚庄王死后才出生的,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上面的铭文就是先刻的。为此,昨天他还在大家面前闹了个笑话。

听了费老的解释,司马院长也很是高兴,毕竟如果是后刻的文字,那么这张古琴还有是真品的可能,就算他打心眼里觉得,世界上不可能会有一张古琴能够如此完整的保存两千好几百年,但哪怕是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希望这张古琴会是真品。

此时,费老又开口道:“司马,你也知道我的性格,咱们公是公,私是私,既然东西拿到你那去鉴定,那咱们总得签订一个协议才行,你觉得呢?”

“这是应该的!”司马院长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就算这张古琴不是真品,那千百年前的古琴,无疑也是异常珍贵的,对待这样的东西,该有的规矩,那一定得有才行。

“那行,咱们三个就把协议签订一下吧……”

“等等!”

费老边说,边把古琴翻过身来,准备把它放入袋中,不过这时,司马院长却发现了一个细节。

“怎么了?”费老有些奇怪问道。

司马院长又凑上前,把古琴重新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随后皱着眉头说道:

“你们不觉得这张古琴保存的未免也太好了一点吗?”

“怎么说?”楚琛问道。

司马院长解释道:“古琴这东西,毕竟是用木头制作的,而且还要经常给人们演奏,一般经历了数百年的古琴,肯定会由于种种原因,需要重新修补。现在传世的名琴,基本上每一张,都是经过好几次的修理,才重新焕发光彩。”

“现在咱们这张古琴,可是经历过上千年的岁月了,照理说肯定是要有修补的痕迹的,但在这方面,我却一点都没有看到。难道是以前修理过的人,手艺实在太过高超,一点痕迹都没露出来?”

费老笑着摇了摇头:“这到不是,这张古琴还真就没有修理过的痕迹!”

“这怎么可能?难道这张古琴有问题?”司马院长一脸的不可思议。

“说实在的,这一点我们也觉得很奇怪,照理说,别说两千多年了,这张古琴就算是南北朝时制作的,也肯定会有修补过的痕迹,但它偏偏却没有!”

费老一脸感慨的说道:“而且,昨天我们还有一个相当意外的发现,这张古琴并不是用桐木制作的,连底都不是用的梓木,两种木材我们都没有见过。但它的纹断却是自然形成的,我们一致肯定,没有作假的可能……”

“这怎么可能!”

司马院长瞪大了眼睛,那表情,好像见了鬼一样。这也难怪,一般来说,古琴都是以桐木为面,梓木为底,除了古人说的阴阳配合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两种材质配合出来的音质最好,所以传世的古琴许多都是用这两种材质制作的。

现在司马院长却听说,眼前的这张古琴使用的材质并不是桐木和梓木,也难怪他会觉得震惊了。(未完待续……)

PS:感谢“chris纸鸢”和“黑夜飘血”投的月票

第八百一十四章  司马院长的激动和疑惑(续)

司马院长既然能够成为国内最大博物院的院长,那见识肯定不少的,因此,片刻之后,他就收起了震惊的表情,转而有些兴奋了起来。

“费老,我记得没有哪本古籍上,提起过绕梁琴使用的材质,那会不会它的材质特殊到能够保存两千几百年,却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呢?”

“我觉得也是如此!”费老连连点头:“咱们可以这样分析一下,首先,后世对楚庄王给予的评价很高,这样的人物却在一张古琴上入了迷,可见这张古琴的音质得好到什么程度了?”

“而音质如此之好的古琴,你们觉得有多少可能,还是用桐木和梓木来制作的?而且古琴的材质使用桐木和梓木虽然比较大众化,但也不是没有别的材料可替代,就比如早有记载的以松制琴。”

“综上所述,我觉得绕梁琴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木材,而且这种木材能够做到长时间不腐也是有可能的……”

我国的古琴历来主要是自娱或较少的琴歌伴奏乐器,不像西方交响乐中的提琴等乐器,要求有比较统一的音响音色。所以不论宫廷或民间造琴,往往因地取材,比如说,千年古廊或古宅中折换下来的旧材甚至蛀材,木质乾透,传音共振优良,琴家往往视同珍宝。

因此许多古代名琴的木材除常用桐梓木外,还常用到松、杉、杨、柳、楸、椴、桑、柏等材料,也有面底均为桐的。称为“纯阳琴”,据说:“取其暮夜阴雨之际,声不沉默”。但不论选用何种材质。木质的要求肯定是年久为佳。

古琴选材多样,故音质、音色、自然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发音有:清亮、浑厚、松透、古朴等等,丰富多彩,一琴一音,音色各异,可满足各人爱好。这确是我国古琴的一大特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