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种种,大家发现马老财是这么一个人,渐渐的许多人都不再愿意和他打交道,这让马老财的生意越做越萎靡。
不过,马老财对此也不当回事,再加上他头脑是有的,又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平时也能鼓捣一些少见的货色,赚些小钱,生活到也无忧。
只是,马老财这人天性凉薄又善妒,见自己的生意不好,别人的生意却都挺不错,特别是离他不远的一家店铺,店比他开得晚,却因为店主为人厚道,生意比他好的太多了,于是就心生嫉妒,想算计人家。
没过多久,居然还真被他找了一次机会。
一次,马老财偶然间听说,那位古玩店的店主正在和一群土夫子接触,想要买其中一件市场价值近二十万的出土文物。于是他暗中把事情打听清楚,向有关单位告密,那人果然被制裁,没收了东西不说,还被罚了一大笔钱。
有道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马老财的卑劣行径很快传到古玩行,传到那位店主的耳朵里。大家对此损人不利己的小人行径嗤之以鼻,店主更是愤恨。
要说,古玩行买点出土文物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马老财自己都买过,所以说,马老财的这种行为在古玩行可以说是大忌。
发生了这种事情,大家更家排挤马老财不说,而且那位店主的一位朋友更是直接把马老财的店铺买了下来,把他直接给赶了出去。
马老财没办法,只能重新找地方,不过好的位置就算没租出去,大家也都不想租给他这种人,最后他也只能找个最不起眼的店铺苟延残喘。
也许是真应了古人一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因为店铺的位置不好,马老财想要继续在这行赚钱,就必须要找点好东西才行,不过别人都不带他玩,就算想要到同行那里去搞点好东西都行不通了。
既然这样,马老财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去农村收货,不过他年纪已经大了,再像以前那样跑,肯定也不现实,于是就把这活计交给了他高中毕业了两年多,还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儿子。(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九章 马老财(续二)
还别说,马老财的儿子在古玩这方面的天赋确实不错,跟着马老财学过一阵后,当铲子是绰绰有余了,而且还捡过几件便宜货,这让马老财很是高兴。
关键是,马老财的儿子还继承了马老财凉薄的性格,买东西那叫一个小气,一件两百块的东西,硬是只给二十,那吝啬劲跟马老财有得一拼。
不过,马老财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直呼后继有人了。
只是,这马老财的儿子有一点不好,脾气异常火爆,一言不合就喜欢上演全武行,刚开始到是没出什么大问题,不过七八个月前,就出了个大麻烦。
有一次,马老财的儿子去乡下收物件,看上了一方端砚,不过这家伙出价实在太吝啬,两千多的东西,双方谈了许多,他硬是只肯给一百五,主人家哪会同意,直接就拒绝了他。
正好,此时有一位铲子路过,见主人说不卖了,就凑了上去,把东西看了看,随后花了五百块钱买下了那方端砚。马老财的儿子一看自己看上的东西居然被同行买去了,这怎么可以?直接就上前一顿怒骂。
那铲子就觉得很奇怪了,你自己出的价不合人家主人的意,不卖给你了,我买了有什么问题?
结果两人争着争着,马老财的儿子恼羞成怒,直接就抽出一把刚收上来的清代铁剑,把人家给砍伤,进了局子。
马老财听说儿子因为砍人进了局子,那真是急得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这个儿子。可是他三十多岁的时候才有的,而且还是个独子。平时在家宝贝的不得了,怎么可以进局子毁了大好的人生?
于是。马老财夫妇连忙花钱托关系,想要把儿子尽快弄出来,此时,他们才想到已经主政武城市局的年局长。只是,因为当年的事情,两家已经彻底没了来往,就算在村里遇见,连招呼都不打,形同路人。
就算关系再不好。为了儿子,马老财夫妇俩也只能上门去求情。
只是,两家之间只有龌龊,已经没了交情,一开始,年局长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口气,直到最后,马老财夫妇。再加上村里的老人连番求情,年局长才答应说句话,但费用方面却是免不了的。
最后为了把儿子弄出来,马老财打点的费用。再加上付给那位铲子的医疗费用什么的,加起来一共花了将近二十万,心痛的他差点就吐血。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儿子刚接出来没两天。马老财听说他老家隔壁的村子,有户人家挖到了一件好东西。为了弥补家里的亏空,马老财连忙赶了过去,结果走到半路的时候,却遇上了车祸,对方还是辆三无车,而且还直接逃逸了。
这次车祸把马老财撞的够呛,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