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最高 > 第三章 赵姬是个好老师(第2页)

第三章 赵姬是个好老师(第2页)

竹简沉重携带不便,她平日便拿锦帛抄写,至少诗三百是抄全乎了。

赵正展开,哦了一声。

原来是枝华实而不是芝华士。

赵姬擅长歌舞,所以她也有一套自己的记忆法,原诗是有三段,因为前面都一样,所以就直接合并同类项。

这是桧国的民歌,前面就是形容这猕猴桃,也有叫羊桃的,描述其在地洼地中攀着树枝生长,形态婀娜枝叶茂盛,羡慕其“没有思想”,“没有家室”。

仅仅这首歌,就可以看出桧国人过得何等悲苦。

抚卷悠思,赵正突然问道:“这桧国还在?”

诗中写作桧,其国名其实是会+耳,也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周代据说有八百诸侯国,现在给吞并得七七八八。

“其国在新郑西北,为郑武公所灭,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原来是这个典故!”

感觉赵姬真的是个好老师,乐舞双绝懂得也多。

想想也是,若不是杰出人物,怎么可能会被吕不韦选中送给子楚,还能生下儿子。

子楚质赵那么多年,又不是没有别的女人。

文字精贵,又是男权社会,所以先秦女子只有姓,无名无氏。

为便于称呼,平民大多习惯孟、仲、叔、季排序,差不多就是大丫、二妞、三妮子、四娃的简单模式。

孟姜女,姜家的大女儿。

如果女子嫁给他国君主,则在姓前加夫君国名。比如,楚国芈姓女嫁给宋国诸侯,则称“宋芈“。

赵姬姓姬,祖先可以爬到管叔鲜的管国。

周朝时封了一大堆诸侯国,仅姬姓诸侯国前后就有106个。

周武王封其三弟鲜于管国,称管叔鲜。爵位,侯爵。势力范围在当时首都周围一片不大的地区,后世郑州管城区。

前1040年,武庚叛乱被周公率兵剿灭,管国被废。

其中一支又到了虞国,虞国后世在山西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

周王封周太王次子仲雍的曾孙虞仲。爵位,公爵。

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

三家分晋后,赵姬祖先就在赵国生活,直到她被吕不韦挑中送给了秦异人。

之所以还叫赵姬,不叫秦姬,因为此时名份未定。

这几日,他与赵姬偶尔交流,也发现时人口语并不是那种文言文一样的之乎者也哉挂在嘴边。

语气词是有的,该叹气时自然就“唉”,也会“嗯”,凡此种种,都带给他不少新鲜感。

另外,他还从中偷偷学习雅言。

赵正在别人眼中是个语言天才,他三十多年跟船跑海,学会的语言不下四十种。

不是那种特别精通的,至少在日常交流采买的时候是完全没有障碍。

在赵正看来,语言这东西就是要敢说肯学,放下架子和面子和人对话,琢磨分析语法和语气,再掌握些基本词汇,也就够用了。

他一个船上的厨子,也没打算当语言学家却能说那么多语言,这就是练出来的。

总之,雅言,很简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