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李乾顺来说。
一旦迈出这一步,就再没有回头路。
若当真只为了求一条生路。
不等走到这一步,他其实便早就已经投降了,无非就是活在屈辱之中罢了。
可,这终究不是他所愿!
——刀剑无眼!
尽管他身份特殊,令部分宋军有所顾忌,可随着他愈战愈深、愈陷愈围,结局早已注定。
也不知是哪来的弓箭率先穿透了这位少年天子的甲胄,而随之而来的力竭更是加剧了身躯的沉重。
终于,最后的最后这位少年天子终是倒了下去。
就这样被围在了宋军与叛军之中,再也没有了半分声息。
寰极元年,六月壬子。
历史四月攻伐——
宋军终是踏破西夏,天子李乾顺亡于阵前。
西夏,亡国。。
——————
“寰极元年,六月壬子,西师克石州。
夏主李乾顺率残部巷战,力竭而殁,年十有七。
初,乾顺婴城固守,王韶以神臂弓破其铁鹞子,刘昌祚奇兵袭兴庆府。
会河西诸部皆叛,羌酋献图,党项势孤。
太傅顾霖闻捷,焚香告太庙曰:“自文正公瑾复燕云,忠肃公峻理漕运,五代经营,今得偿焉。”
是夜,星陨如雨,贺兰山鸣。
当是时也,顾氏承五代余烈:
文正公瑾,提孤军复十六州,立社稷之基;
忠肃公峻,广屯田通漕运,实府库之积;
武襄公睿,革军制肃朝纲,铸雷霆之锋;
及至太傅霖,承累世之资,合四海之力。
昔司马迁云:“奋六世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今顾氏五代,亦若是也。
自燕云至玉门,自幽都至贺兰,王师所至,民争箪食。
此非独兵甲之利,实百年文教浸润之功。
观西夏之亡,非亡于石州烽火,实亡于民心向背。
当嵬名氏据险自守时,顾氏学堂已布仁化于河西;当其苛敛部族时,海上商路已输仁义于宇内,五代人百载耕耘,终使“天下一统”复为华夏正朔。
昔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今顾氏立家乘而分裂割据终,其志一也。”
——《宋史。顾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