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定是大宋的精锐。”
“他们绝对不会放任西夏进攻他们的后方!”
在说到最后时,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安慰自己,他竟然再次重复了一句:“一定会的!”
见状,萧斡里剌自然也是沉默了下来。
不过他却并未多说。
在耶律罕锐利的眼神之下,不得不再次去提振起了士气,准备迎接大宋接下来的攻势。。
时间匆匆而逝。
整个九州,四方烽火不断。
而顾易一直都在认真的观察着各地的情况,并且通过通灵玉在关键时刻进行一系列的干涉。
可以说——
此一战,不仅仅是对顾睿的磨砺,同样也是顾易的一次成长机会,能够让顾易补足他目前最大的短板,那就是对于古代战争的种种见解。
这确实是一次很好的磨砺机会。
而顾易也十分明白这一点,一直对整个天下的战争进行着分析,偶尔也会通过顾睿制定一些战术。
虽不能一直获胜,但顾易还是能够感觉到自己有着明显的进步。
不过纵是如此。
以当今天下局势想要一战定天下却也仍是不可能。
大宋的实力确实很强。
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正如顾睿的安排出奇制胜强行攻占下了不少的地盘,但随着战事时间不断被拉长,辽军也是渐渐适应了宋军的强度。
并且根据宋军的种种制定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战术。
可谓是将地势运用到了极致。
这确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大宋虽然是有着顾氏,但也不可能将所有人才都收揽于麾下,而这些人便成了影响这一战的契机。
包括西夏。
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西夏的行动完全超出立刻顾睿的预料。
他们并未在顾睿所制定的防线外不断与宋军僵持,而是真正的踏过了西京道,参与了宋辽之间的大战。
而这也确实给大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冷兵器大战其实就是如此。
装备什么都是其次,真正关键的也只有将士们的军心,以及补给上的种种。
大宋军的士气确实十分骇人。
但这也只是刚开始的时候罢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去,纵使是统帅都会厌倦每日的冲杀,就更别说普通将士了。
除此之外,还有那不寻常的气候,北疆的寒冷确实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纵使是如今的顾氏也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也终将成为宋军不得不停下来的问题。
隆和三年,十一月。
宋军大营,位于辽国南京道与中京道交界的妫州以北,遥望桑干河。
帐内炭火噼啪,却难驱彻骨寒意。
顾睿放下手中来自各路军的战报,缓步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手指划过那已被宋军实际控制的区域。
“这仗,不能再打了。”他又轻叹一声,语气里带着不甘,更多的却是清醒。
话音刚落,副帅刘昌祚第一个站了起来,紧紧盯着顾睿,声音急切:“太傅,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