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所知,今年春交会向阳县的成绩不错啊。
没他在,除了少了些订单,也没太大的不同。
不至于这样吧?
廖厂长扇子摇的飞起,“咱们都多久没见你了,现在在帝都大学还习惯吧?”
俞泽撇开扇子,打了个喷嚏,坐直了身子,“你们都坐下,挺好的,大学生活很充实!”
不高兴了,还有沙包打呢。
快活得很。
三位厂长其实真没什么事,就是俞泽来了,感觉踏实多了。
上届春交会确实没出什么漏子,但俞泽不在,总感觉魂飘着。
现在看到他来了,那个踏实哟。
俞泽跟三个厂长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顿校园生活,又尝了尝新品罐头,味道还真是不错。
最后,他旁敲侧击了一下妹妹妹夫和舅舅的情况。
梁厂长道,“王智是越干越好了,我们都看在眼里呢!”
廖厂长一拍脑袋,“我都忘跟你说了,俞秀来了,现在人还在招待所那边整理东西呢。”
“嗯,她怎么也来了?”虽然他妹挺优秀,但英语三棍子打不出一句来,来广交会也发挥不出优势啊。
“她现在英语进步可大了。”廖厂长语气间,还有些与有荣焉。
“自从你考上了大学走了后,她就牟足了劲学外语,平时上班间隙,她都要拿个收音机出来听英语,说是磨耳朵。”
厂里的人都没当回事,觉得她就是三分钟热度。
这英语哪是这么容易自学的。
但还真就被俞秀学成了。
向阳县里,英语比她好的,都成了她的老师,一有空就逮着人去问去学习。
俞泽听了挺高兴,他妹很上进啊,这是好事。
七八十年代英语学好了,好处大大的。
廖厂长继续道,“现在她英语比我还好了,可不就得带她来广交会发光发热了嘛。”
英语口语好,对头饰产品了解,就是外贸销售的人才。
廖厂长觉得与有荣焉的原因是因为厂里现在其他文职员工,也被俞秀影响到了,都开始学习了。
就连车间四五十的大娘,都会说古德猫宁古德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