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大功,当名垂千古,岂能自甘堕落,以至于最后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说道这里。
他目光望向北方。
“你可还记得,在通衢关你喊出那四句,成为无数读书人的目标。”
“青松山百姓,把你当做万家神佛。”
“修之,你是有慈悲心肠的人,真的忍心百姓陷入战火,流离失所?”
“一旦你跟朝廷南北对峙,必然引发外族趁虚而入,中原大地生灵涂炭。”
“修之,这就是你想看到的么?”
这一番话,大仁大义。
温尔雅没称呼顾公,而是称呼顾道的字,这样更显得亲近。
试图打动顾道。
顾云璋心中一突突,温尔雅这番话,他听了都要思量半天。
真怕顾道被打动了
可惜顾道根本没往心里去。
“为了百姓,为了名声,为了大乾,我就得忍着,我就得让着,我就得当没发生?”
顾道冷哼一声。
“自古以来,忠臣孝子,除了史书上寥寥几笔,还能得到什么?”
“一辈子憋屈,还要赔上子子孙孙?”
顾道已经有些生气。
“这世上,最坏的就是写史的,给恶人歌功颂德,给老实人套上枷锁。”
温尔雅愣住了。
李渠和顾云璋也蒙了。
从未听过这样离经叛道的话,怎么可以如此编排史书,更不应该质疑那些写史书的人。
可是仔细一琢磨,也未尝没有几分道理。
他们都是读书,而不尽信书的人,下意识地提炼顾道的观点,想要反驳。
好人,就应该受欺负么?
当然不应该,可是不应该,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受了气,要忍着,让着?
他们还在想反驳的条理。
顾道继续。
“我珍惜所有生命,也爱这天下百姓,更喜欢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为了这一切,我也可以在战场上抛洒热血,也可以隐忍退让。”
“但是……”
顾道声音突然拔高,仿佛做出最终宣言。
“不要以为,我会为了这些,就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