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柱拍了拍吴一处肩膀:“成了。”
“只是开始。”吴一处喘了口气,“接下来更累。”
他们下塔时,后勤组已经把伤员集中到了临时营地。帐篷不够,很多人只能躺在地上,盖着破损的斗篷。医疗人员忙得满头大汗,药水瓶一个个空下去。
吴一处走进去,打开空间,取出一箱又一箱疗伤药剂。数量多得让旁边的护士惊呼出声。
“每人一瓶,重伤优先。”他说,“不够再找我要。”
李铁柱跟进来,看到有个战士腿上的伤口已经开始发黑,直接蹲下帮他涂药:“疼就喊,憋着没用。”
那人咬着牙点头。
处理完伤员,吴一处去了战俘关押区。三百多人被分成几队,围在空地上,由士兵看守。不少人低着头,也有几个眼神凶狠地盯着四周。
他走到中间,李铁柱陪在身边。
“听着!”吴一处声音不大,但所有人都听到了,“你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愿意留下的,可以加入重建队伍,工分算钱,表现好还能入籍;二是想走的,等局势稳定后,统一放行。”
人群骚动了一下。
有人喊:“我们输了,你还敢用我们?”
“输赢打完了。”吴一处说,“现在是干活的时候。你们以前为谁卖命是你们的事,现在玛法需要人手,我不挑。”
一个瘦高的男人走出来:“我要留下。”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虞媚儿带着登记册过来,开始记录名字。
傍晚时分,吴一处召集所有幸存居民,在指挥塔前的空地上开了个简短的会。
“房子没了,可以再盖。”他说,“地还在,人还在,就不算输。从明天起,每天早上六点开工,我带头。缺材料的来找我,缺工具的找李铁柱,晚上统一发饭。”
没人说话。
过了几秒,一个背着孩子的女人走上前:“我家墙塌了,我能领两块木板吗?”
“能。”吴一处点头,“现在就能领。”
她没走,而是转身对人群说:“我信他。我儿子就是他救回来的。”
陆续有人上前登记需求。虞媚儿在一旁用魔法灯照明,顺便标记安全施工区。李铁柱则搬来一堆木材,当众劈成规整的梁柱。
夜深了,第一间简易屋的框架已经立了起来。烟囱里冒出烟,有人煮上了热汤。
吴一处站在新搭的石碑前。上面刻着今天阵亡的名字,墨迹还没干。
他看了一会,转身走向临时营地。脚步慢,但没停。
虞媚儿还在给一位老妇包扎手臂,动作轻缓。李铁柱坐在木堆旁啃干粮,见吴一处过来,咧嘴一笑:“明天我还扛梁,你可别抢。”
“你胳膊还没好利索。”吴一处说。
“没事,疼说明还活着。”
远处,又有两家的灯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