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我和爸爸妈妈开启了一场特别的旅行,目的地是澳洲一个宁静小港口。那时的我,八个月大,刚能颤巍巍爬行、扶床站立,沿着家具挪步,虽说还不会说话,可嗓门大得很,啥东西都爱往嘴里塞,见着爸妈就
“咿呀”
喊
“爸妈”,这些在育儿书里都有详细记录呢。
到了港口,水清澈得能瞧见水底细沙,一群模样古怪的鸟浮在水面,眼巴巴等游人投喂。它们嘴巴大得像把剪粗树枝的大剪刀,下巴还垂着个大口袋,活像随身挂了个
“食物收纳袋”。苹果、面包、小鱼刚扔过去,鸟儿大嘴
“咔嗒”
一合,食物就
“咕噜”
滚进大口袋,沉甸甸的,把口袋坠得晃晃荡荡。
我坐在岸边,眼睛一眨不眨,直勾勾盯着这些怪鸟。爸爸笑着用德语说:“das
ist
der
pelikan(这是鹈鹕
)”
,妈妈皱着眉,努力想了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说:“这是塘鹅。”
正说着,我手里削好的苹果
“啪嗒”
掉地上,骨碌碌滚进水里,紧接着就听
“呱”
一声,苹果被一只大鸟吞进了口袋。我瞪大眼睛,小身子往前倾,想看得更清楚,爸妈看着我这模样,忍不住笑出声,妈妈还笑着说我是
“小好奇鬼”
呢。
九月,我们搬到美国,在森林里租了栋小小的木头房子。房子四周长满青草,像给大地铺了层绿绒毯,那些长着花皮疙瘩的小青蛙,时不时
“蹦跶”
跳上台阶,又
“哧溜”
闪进纱门,跟玩捉迷藏似的。
有天早上,太阳特别亮堂,长长的阳光斜斜射进森林,轻飘飘的灰尘在光束里
“跳着舞”
翻滚。爸爸在厨房
“叮铃哐啷”
做咖啡,妈妈倚着栏杆,慢悠悠翻报纸。我呀,刚把妈妈的牙刷塞进树干一个洞里,这会儿正忙着往爸爸球鞋里塞泥土,想给爸爸
“做双特别的鞋”。
突然,我听见细细的声音,像是从草丛里飘出来的,“啵——”
,我兴奋地跟着学,“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