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当着他们的面,拆开了顾道的奏折,她并没有看,而是交给陆端。
“陆尚书,本宫这几日眼神不济,麻烦你给大家读一读,我们的顾公写了什么?”
太后声音虚弱。
陆端接过奏折,几位尚书竖着耳朵听。
唯独洪范如坐针毡,他是都察院的主管官员,以往这种机要轮不到他露面。
突如其来的重视,往往是有锅要背。
他知道太后找他的意图。
如果顾道提了什么过分的要求,显然要自己带着都察院,疯狂的弹劾。
纯粹是把他和都察院架在火上烤。
“臣顾道,本无争功之心,然朝廷欺人太甚,让辽东将士心寒……”
奏折开篇第一句话,就带着愤怒。
众人心惊肉跳
纵然远隔千里之遥,也能感受到,顾道身上此时散发出来的愤怒。
“我辽东军,不战而屈大焱,纳三吴之地为国土。再战灭紫袍军,杀魏无极,破南越之胆……”
接下来,顾道细数辽东军之功。
没有一项夸大,没有一项造假,除了太后谁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接着话风一转:
“郑克宁,依都水监贿赂之力破城,给辽东军提鞋尚且不配,却可得征南将军之封。”
“功不可滥赏,尺寸之功可得如此中重赏,那臣斗胆自算功劳,朝廷当无拒绝之理由。”
众人心中一颤。
全都想要白太后一眼,瞧瞧你干的事情。
都水监五十万两银子,买曹淮安献城,你非要加给郑克宁,现在好了。
被顾道抓住把柄了,接下来一定会狮子大开口。
众人全都竖起耳朵。
“臣自请封为吴王,食三吴之地十万户,长子徐怀北继为宁国公,世镇辽东……”
陆端读到这里,停下了,他觉得有点热。
吴王?
三吴之地十万户?
顾公你不如说要了三吴之地,那样更省事。
而且还要长子徐怀北,继承他的宁国公之位,世代镇守辽东?
众人都不敢面面相觑。
这个要求过分么,当然过分。可是现在人家实际掌握在手里的,比这个还多。
而且就凭顾公这么多年的功劳,真要全都兑现了,也差不多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