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殊被这一喝,猛地回过神来,忙弯腰将手中掉落的象牙笏拾起,略有些慌忙地上前,心不在焉道:“皇上恕罪,臣失仪了。”
嬴珩冷眼盯了她片刻,随后将手中珠串握紧,起身沉声道:“退朝。”
☆、论史
作者有话要说: 摘自苏洵《六国论》
韩文殊候在宣室殿门外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时辰,日头渐渐上来,身上也多了些暖意。皇帝正在里面会见丞相萧何与纪澄,刚刚朝堂之上皇帝与萧何就派谁到西北替换虎牙将军刘恒这件事上争论不休,却被韩文殊一记醒木岔开。如今此事的主角们都在宣室殿内接着论辩,韩文殊等在这里纯粹是因为他三人后来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她,仅此而已。
她木然地站在门外,面无表情,内心却波涛汹涌。
大秦?
刚刚萧何脱口而出“大秦”二字,韩文殊确信自己并未听错,如今她的认知早已跟不上这个朝代的节奏。自己的父亲是国士无双的韩信;保举韩信的萧何如今正在她眼前的大殿中与皇帝论事。这两个汉朝开国元勋,一个身为大将军镇守西北,一个高居当朝宰相搅弄风云,这分明是汉初景象。是不是一会儿还会蹦出樊哙和张良?韩文殊吐出一口老血,就算她历史再差,基本常识也是知道的,这些人都在,又怎么会是秦朝呢……
韩文殊的内心早已震惊的麻木了,此前曾想到要去藏书阁翻翻史书,了解一下自己所处朝代的背景,只因皇帝昨日颁下那道恩赏的圣旨,她得知自己父亲竟是韩信,便想当然以为当朝皇帝就是汉高祖刘邦,虽然对于皇帝的年龄抱有怀疑的态度,但因为这个歪打正着得来的信息太过惊心动魄,所以她并未来得及深想。
而如今,丞相却又提及了秦朝,一个有韩信有萧何在的秦朝?这个想法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还有这个长得八分似故人的皇帝难道是秦始皇?年龄仍然对不上。若是秦二世,却又不具备暴君的潜质。况且连他身边的太监都不叫赵高……即便她天生就是个优秀的导演,并且看过无数离奇的剧本,也想不通整件事的脉络。
莫非,是穿越到架空朝代了?
这个想法太荒诞离奇了,手臂上传来一阵阵凉丝丝的疼痛,她想也许是伤口裂开了,不过今日这个翻阅史书的计划势在必行,否则她寝食难安,只怕要困惑致死。
韩文殊刨根问底的劲儿一上来,几头牛都拉不回来,说查就查,也不管一会儿皇帝是否要召见,风风火火就朝着天禄阁的方向奔去。
恰在这时,陈顺打着喷嚏从宣室殿走出,心中暗自排揎不知何人在背地里嚼他舌根,一抬眼正瞅见韩文殊跑走的背影,讶然自语道:“嘿,韩大人怎么走了,皇上这正宣她进殿呐……”
到得天禄阁,正巧在门口碰见太史令欧阳明,这人纪澄曾向她介绍过。有一日下朝后,她与纪澄正结伴出宫,恰遇到此人正抱着一摞案卷与他们相对而来,纪澄便与他寒暄了两句,因为韩文殊并未在上朝的时候见过他,便在他二人告别后,大胆询问此人是谁,纪澄也只当她贵人多忘事,并没多在意,随口就答了。
而此刻遇到他,韩文殊心中大喜,忙堆出一个笑,故作亲近道:“欧阳大人,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欧阳明受宠若惊,忙行了一个礼:“承蒙韩大人挂念,下官一切安好。”
韩文殊将此前忧虑烦躁的神色尽收,尽量露出一个和善可亲的笑,一副虚心讨教的模样看着欧阳明,道:“正巧遇到欧阳大人,本将今日有空,想来天禄阁研习一下史学,长些见闻,不知欧阳大人可有时间,还望大人指点一二。”
欧阳明一脸恭敬,谨小慎微道:“韩大人折煞下官了,大人有何需求尽管向下官开口,下官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韩文殊知他会错意,倒也没想着解释,只淡然笑笑,侧身让其先行,“大人请。”
“韩大人请。”
这是韩文殊第一次踏足天禄阁,此处与石渠阁遥遥相对,乃是皇宫御用典藏书籍的场所,并且每年开春,天下各处有识之士皆在此汇聚一堂,举行谈书论辩的春会。天禄石渠搜罗天下名书,通古博今应有尽有。而今太史令欧阳明及其下属太史官的工作,就是将每月所发生大事整理归档于天禄阁,以便后世查阅。
韩文殊与欧阳明落座于天禄阁旁的一处观景小亭。欧阳明心下惶恐,不知她要如何发难,故作镇定坐于其间。
韩文殊却是一脸笑意盈盈,一落座,便径自直入主题,从三皇五帝问到春秋战国。
“欧阳大人,你说当年楚国势大,齐国仁明,却被我大秦雄起霸图中原,何故?”韩文殊慢悠悠发问道。
欧阳明却一心与她打着太极,后背早已被冷汗濡湿,他小小一个太史令,若是公侯将军成心为难,说错一个字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下官愚昧,不知韩大人所指。”
“本将倒是有些见解,说出来怕人耻笑,今日本想到天禄阁搜阅古籍以寻真理,恰巧遇到欧阳大人,索性偷懒寻个方便,劳烦大人指点指点。”
韩文殊作出一副求学问道的虚心模样,只是这番光景落到欧阳明眼里,却是如蒙大难,前后思忖良久,也不知自己到底在哪得罪了这位当朝一品公侯将军,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回答,只望深思熟虑后,莫要掉入这韩大人设下的陷阱。
虽然心中打鼓,但是欧阳明始终保持着一副谦逊有礼的样子,镇定道:“韩大人高见,下官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