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这片土地上,所有凡人的故事。”
“那个在洪水来临时,为了堵住决口,自己跳下去的农夫。”
“那个在乱军之中,用身体护住全村孩子的教书先生。”
“那个为了照顾瘫痪的丈夫,几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普通妇人。”
“所有这些,在危难中闪耀的勇气,在绝境中不灭的善良,在平凡中坚守的道义……”
“我要把它们,全部找出来,记下来,刻进这部书里!”
“我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
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傻了。
他们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宝座上的徐凤年。
放着帝王功业不写,去写什么张三李四的破事?
这新皇帝,脑子是不是真的有点问题?
一名负责起草文书的翰林官,嘴巴张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陛……陛下,这……这有何意义?”
“意义?”
徐凤年笑了。
“它的意义,比你们所有人的命,加起来都大。”
“朕,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人间殿’。”
“这个部门,只有一个职责。就是去天下间,搜集、甄别、传扬这些故事。并且,凡是录入《人道书》的义人,其后代,由我大周,三代之内,奉养无忧!其乡里,立碑以彰其德!”
此言一出,比刚才的“罢武兴文”,带来的震撼更大!
这不只是说说而已!
这是要用国家的力量,用最实在的利益,去推行一种全新的价值观!
武将们不闹了,他们只是迷茫。
文官们不劝了,他们只是觉得荒唐。
他们都觉得,这位新皇帝,恐怕是疯了。
……
起初的几个月,正如那些官员所料。
徐凤年的政策,在民间没有激起半点水花,反而成了许多人的笑料。
“听说了吗?新皇帝不爱江山爱故事!”
“放着北边的陈凡不管,天天派人到处打听谁家出了好人好事,这不是闲的蛋疼吗?”
“我还以为新朝能减点税呢,搞半天是搞这个。”
茶馆里,酒楼中,到处都是类似的嘲讽和不解。
然而,当第一批印刷出来的,配着简单插图的《人道书》小册子,随着学堂的建立,被免费发放到孩子们手中时。
当说书先生们,不再讲那些帝王将相的陈年旧事,而是开始讲述书中那些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真实而滚烫的故事时。